寻找文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

      人们现如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什么地方已经没有多少文化可言了。于是人们就更加起劲的在这种叫嚷之中在寻找文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风景入画的钟山之上,明朝时期遗留下来的那些巨大的石像沉默无言。正如南京人自己对此的宣传一样:石像无言,见证六百余年风雨。我不由的反问自己一句,文化?什么才叫做文化?我却明显感觉到的一点是,人们叫嚷着寻找的其实并不是什么文化,而是文化的象征而已。

    追寻文化,探求历史,可以让人给现今的生命带来一种意义化的东西。当我们发现自己个体生命居然也为整体宏大的一个概念,文化,作出了其独特的一份贡献时,生命便不再孤寂;当我们在历史逝去与前进的洪流当中,发现平凡卑微的自己却也是不可或却的一环,在承上启下,是必然的到来,又要必然的离去,但留下了或许抹杀不掉的痕迹之时,生命便得到抚慰。这是文化历史带给我们莫大的快感。这注定了我们永远渴望着要从文化中寻找一种自身生命的特定意义出来,注定了我们要不停的去寻找文化。

    可是我们又错了。在文化一词语被不做思索的使用了太久以后,我们其实早已忘记了文化二字最先的本意。我们现今所苦苦寻找的早已不是文化本身,却是文化的象征,顶多是过去文化留下的痕迹与碎片。我们忽略了真正的文化本身。

    想一下,秦淮河曾经所象征的文化,和现今的游客到了秦淮河所感到的失望。因为我们头脑中历史中的秦淮,是诗人与美丽的青楼女子的聚集地,它早已经与诗与画一样的美丽意境定居于我们的意识之中。当我们发现如今的那一带成了一个卖便宜货与摆地摊的吵闹的商业中心时,怎么能够接受这内心中的巨大反差。于是我们大叫,文化已经没落。南京连夫子庙都没有文化可言了,这个如此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有什么地方有文化呢。可是再想一想,几百年的这里,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诗意的文化地方呢?青楼女子,那就是妓女,现在的小姐。诗人杜牧之流,也就是现今的那些落魄的我们偶然遇到还会白眼以向的或者愤怒青年,或者先锋人士,只不过常常写一些诗而已。妓女现在也并没有消失,也许她们只是不吟诗不弹琴了,更加直接的出卖肉体了。诗人门也不曾消失,甚至地位也如同几百年前一样,是金钱与权利方面都属于弱势与不受关注的一方,为什么就叫嚷者现今没有文化了呢?我相信仍有诗人在现今过着当年的诗人所过过的类似的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讽刺上层,给各色不喜欢的人扮鬼脸,同时还抒发抒发自己那么大的志向与才华,给钟爱的红尘知己写一两手那出去叫现世的人笑掉大牙而自己执着钟爱着的诗句,因为他也毕竟是社会与时代所局限的人呀。可是我们仍然叫嚷着,我们的文化在没落,那么,我们的文化岂不是已经没落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文化史还是写了一本又一本,那么多文化人物充斥其中呢?

    将本真的认识还原于现象本身,可能就需要时间的迟缓。孔子本人不是在活着的时候也不被世人所接受吗?至少没有把他推到文化圣人的交椅之上。我不仅乐观的预言,我们的文化并没有没落,至少没有象人们所宣称的那样在没落。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文化正如经济,都是属于人的东西,但凡人还有活着,人不消忘,它总是与人一起在活着。

    还有文化人,文化人好象已经误解了。至少被误读了。谁是文化人。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科学的判断。你能说有本科学位以上的人才是文化人吗?你能说在大学校园里的人才是文化人吗?你又能说那些文章见诸于报纸周刊的人才是文化人吗?这显然是荒谬的,文化不属于任何一个个体生命,文化是社会性的,是集体的,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毕竟文人所描述的一切都是所有人的总和,所有人生活的总和。杜牧的诗句之中的妓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是文化中的一份子,她们为了生存而卖身的事实变相的融入了文化。曹雪芹见识过的各式各样的人,从下人,戏子到达官,无论他们曾经想过没有他们会不会跟文化扯上一点关系,也无论他们有没有以文化人自居,他们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文化人一词其实是一个玩笑,谁要当真谁就真有点犯傻了。所有的人都是文化人,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最其次吧,我们也可以讲,所有的人被牵扯到文化之中。

    看到一车又一车的人,象卸货似的,被卸放到中山陵门口,明肖陵门口,夫子庙门口,他们是来旅游的,也是来寻找文化的。可是他们失望了。除了导游口中讲过千百遍的解说词,也就是中学课本上基本常识加上一点或者逸闻或者趣事或者闲扯吧,他们再也不能探询到任何一点点关于文化的东西。因为他们找错了地方,这里提供的只是文化的象征而已,真正的文化在厚厚的尘封的典籍当中,在万丈红尘当中,在个人的内心与他人的内心的碰撞当中。在中山陵孙中山的不到30平米的小小的墓穴之中,聚集了里三层外三层伸长了脖子围观的游客,有的人还被挤掉了鞋子,有的恋人还好象没有从昨夜的亲热当中缓过劲来,还在不放过一个机会的亲热,这时候一批人出去的时候,有人忽然冒了一句:这有什么呀!另外门口排队的人也在焦急的等待,也问了一句:里面有什么呀?你不觉哑然失笑。你想要看什么,不过一个墓穴而已。对于仅仅想来扩充他们的相机,经历,以及曾经走过的地方可以吹嘘的一个资本来讲,还有必要作此一问吗?只不过照几张照片可以回去让朋友们看看,证明自己曾经倒过这不就得了,还要什么?要看快速的使自己兴奋,好奇,刺激,快乐,满足起来的东西,那还是宾馆的ktv与桑那房比较好。明孝陵,我听到一个导游对一批游客说了这么一句:其实呀,朱元璋根本就没有葬在这里,那上面什么也没看头,我劝大家就别上去了。哈哈,不禁大笑。那么你让他们每人买一张15元的门票到这里干什么,难道就是仅仅知道朱元璋并非葬在这里。没什么看头?那什么叫做看头,六百年前的活生生的帝王也没了看头,成了灰土,这或许就是最大的看头。

    人说旅游已成了现代人的宗教,而以前的人旅游是为了宗教。我倒觉得旅游成了现代人的职责,他们总是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甚至受苦难的态度来旅游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乐趣都寄托在回家的那一天的到来,可以重新回到那以前单调乏味却忽而变的甜蜜又舒适的生活中去了。应该讲,这一层,是旅游肯定要带来的乐趣之一,但决不是全部。还有什么呢,可能就是远离故土熟人,可以在最禁忌的方面放纵一下自己了吧。还有什么,可能没有了吧。

    可能这种人,我刚刚描述的这类旅游者,也只是来看看新鲜,长长见识,照几张照片,短暂的离开一段时间于自己旧有的平淡枯燥的生活,还算不太失望的,至少还获得了他们本来期望看到的东西。可是还有一部分,是想来寻找文化的,就更为不幸了,更为失望了。因为他仅仅寻找到了一些代表曾经文化的石像,墓穴,以及山石树木,他不禁也疑惑了,文化究竟是什么呢?

    可是,我倒想说,看,看这一切,就是我们现在存在的文化,这文化里有商业运作的痕迹,有现代人急功近利的明确或也暧昧的心胸,浮躁的脾气,他们想要吃快餐似的享受一切东西,甚至是用快餐方式做不出来的文化。想要马上满足,一点耐心没有,他们想要寻点新鲜看头,却又可悲的回归到最古老的方式,性与美食;他们不愿意付出,就想要超脱,想要永远处在幸福之中却始终摸不到幸福的边,想要逃避悲伤与挫折却不愿与之一决生死。这些,难道这些寻找文化的人所代表的一切,所呈现的一切,不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吗?

    看来,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并没有消亡与没落,只是不被我们认知罢了。我知道,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那管别人叫不叫我们是文化人,做一点点事情,作一点我们自己的事情,把他作好,社会自然会得以更好的运转,文化自然不会消失,也许会更好的发展与发达。

    还回过头来说文化,我听人说,广州没什么文化可言,好象言下之意全中国除了北京上海西安外,其他城市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机器似的。这与我的逻辑相违背,我就相信凡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文化,这是阻止不了的事情。广州人怎么会没有文化呢?经济发达,商业性强的科技园地中就没有文化吗?这是什么逻辑。说广州没有文化,我看还是对文化的误解,本质上还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有几个聚集的文人圈子,再或者几个帝王将相的坟墓,以及残缺不全的也道不出个所以然的传统,就叫做文化吗?严重了讲,这才叫做反动。人常说什么地方是文化的发源地,可见发源地是多么的伟大与了不起。谁敢说,百年之后,甚至几百年之后,广州不会在文化上更为出色。说说美国有没有文化,人家的传统又有几百年,我是认为美国是有文化的。有人仍要说那没文化,却一个劲的想要到那边去,那也是另外一回事。

    一个美国留学生就亲口对我讲,他说他觉得美国没文化,中国才叫真正的有文化。我没办法跟他详细的较真,只说了一句:那只是你觉得,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觉得,都可以认为。

    人一提文化,非要把它提高到一个什么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好象非年代久远不可,非有源有根不可,非玄妙莫测不可,一定要超出常人,普通人的见识之外似的。我觉得文化才反映了各色人不同的秉性而已,正如唱京戏,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总是要各说各话。难道非得法国人学院派气十足,高深玄妙的什么符号结构才可以叫做文化。你对那种文化又了解多少。我看美国人的什么致富经,卡耐基,也可以叫做文化,为什么不是呢?大多数人欣赏的东西就非得不是文化吗?这是少数自居文化人身份的人的假话与谎言,是借以维持他们文化人身份的恐吓之物。

    所以我认为,那个美国留学生也是曲解了文化一词。我倒是想知道,他在他认为有文化的中国,又找到了什么文化。对于一个把文化归结给少数人的人来讲,也许他永远也找不到文化的真相与真正的文化。

    那么我所认为的文化可以说是:与一切人联系在一起,而且不仅与曾经存活的一切人,还与正存活在当下的一切人联系在一起,形式多样,渗透于我们生活当中。而文化人也只是一个虚指,不妨可以讲,一切人身上都有文化人的特征。文化人也许就是隔壁那个每次上楼梯爱喝两句京剧的老王,或是那个爱弹吉他的小李。每个时代都不缺文化,也从来不缺少文化人中的英雄,也许缺少的倒是我们及时感知与察觉甚至承认的敏锐与勇气。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丁巴达吉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丁巴达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巴达吉并收藏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