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丁巴达吉文集 > 怎样的西藏二

怎样的西藏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

    来到南京短暂学习生活一年,人听说我从西藏来,都要大大的惊异一番,好像我不是从同一个地球的另一角落来,而是从另一个异于他们的世界之中来,我被询问的最多的几个问题:你们在西藏吃什么?你们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遇到这样的问题,实在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其实这样的问题是无需回答的,我真要是张开嘴,清清楚楚的将那几个字的答案说出来,对方肯定会感到十分的失望与无趣,因为我只能说:吃的是一样的饭,过得是一样的生活。

    在对于西藏的看法上,未曾去过的内地的人是毫无概念的。尤其是东西距离最大的江南一代人,自古以来,就是富饶肥沃之地,总是以为自己的家乡最好的,最先进与最开化的,而其它地方的人们一定过着比较差的生活了。而这些人中间的一类,此类人从未关心过任何新闻媒体书籍报刊上关于西部的报道,是十足的忙碌于生活的踏实老百姓,我意指那些在此处过着刚刚过好生活的限度之内,也没有其余的精力去关心此处生活之外的事情,通俗意义上讲,是没有余力、余钱去搞一些离生存太远的旅游之类的瞎折腾,那么此类人对于西藏的概念更是少得可怜。我屡次碰到开饭馆的南方妇女,修脚的年轻小伙,大学里的教授,都反映出一种对于西藏这二字仍是空白的认识。

    另外,普遍的南方人对于西藏有一种恐惧的印象。这除了感情上的缺乏认识之外,与广大媒体的宣传的夸张有关。总是将西藏说成了一个挑战生存极限之地,动不动就与生与死联系在一起。所以在阿里考察的时候,当地的一个干部提到孔繁森的电影拍摄,说到电影中对于生存条件的极度恶劣的描述,可能有些夸张的描述,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致使许多可能去西藏工作的人却步。这事实上造成了西藏发展步伐的阻碍。

    顺便提一句,在关于艺术塑造人物的问题上,我们的艺术家们,(至少是某些作品)在目的性过于强,过于专一的情况下,突出夸大某一方面,忽视抹煞其它方面,最后往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真实的人物形象,要么就是一个奉献的形象,要么就是一个贪官的形象,而远非一个活生生的有血肉的真实的人,恰好一个标本。

    媒体之外,个体的传闻也是非常难以把握的一件事情。甚至超出了传闻者,说者个人的把握之内。我在南京听到三次,三个不同的人讲一个同样的故事,那就是一个南京的老师的女儿去西藏旅游死于高原症。讲述者的口气之中透露出的那些恐惧让我感到吃惊,因为这件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稀奇。因为将个体的死亡数目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都是同样的或大或小的数目。比如我在南京去苏州、杭州、上海一行十天中,亲眼看见的车祸也有三起。而我在南京每天听广播(交广),至少三起以上的交通事故也会发生,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但是死亡一旦与西藏这个地方偶然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人们突出议论的一件事情。

    而个体的传闻之中,又有一类人是不可不提的,我屡次亲耳听见一位在拉萨的江南人,回到南京之后,对自己的同事口口声声说到“为了西藏的教育而奉献”之类的语句,而未有脸红,对于这些人,西藏之行,一年半载,真正成了一种资本,反倒是最可恶的。

    在西藏真正工作生活着的人,我指汉族人,他们未必不能在内地讨一口饭吃,但就是由于种种原因,神望也好,迷恋也好,父母曾经与西藏有过各种牵联也好,内地上学时碰到一个藏族男女朋友也好,或是去那里发财打天下,开饭馆做小生意,也只是偶然的对等的机会,去西藏讨一口饭吃,为了生存,正如在内地也是讨一口饭吃,为了生存。所以那些长期在西藏工作的人,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提到奉献二字,只是想生存二字,甚至奉献二字一辈子也不会在他们的头脑中闪过一回,那么为什么内地的工作人员,仅仅到西藏工作个一年半载,连旅游带观光,享受最好的待遇,就要口口声声讲奉献呢,奉献,为谁奉献,如果这个人最后离开的时候,坚持连自己来回的机票也不要自治区人民报销,实在行不通也可以捐起广大牧区吃不好穿不暖的穷苦老百姓嘛,这样也算是奉献了一回。可是这样他们做不到,不仅做不到,还要讲条件,是不是可以连同自己的小子、夫人的机票也可以给予考虑。看到了,还是始终没有逃脱利益二字,居然敢讲奉献。

    愈加年长,愈加明白,其实世上真没有什么一个关于任何事物的绝对真实版、顶多只能是你的真实版,我的真实板,他的真实版,正如人人心中有个仲尼。要发现一个真实的什么,还是需要自己。于是我要说,这也仅是丁巴达吉本人个人的怎样的西藏,必然与其它千千万万对等的人的如何的西藏有冲突,有异议,但也许有点独特的个人烙印。

    西藏绝对就是这个地球,同一个地球上的另外一个角落而已,从成都坐飞机,1小时40分到达拉萨贡嘎机场,再坐车一个半小时到达布达拉宫市中心。这是一个最容易见,最平常的关于西藏的描述。要是补充一下,还可以说,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正在全面维修之中,预计07年通车。迄今公路交通有滇藏,新藏,青藏,川藏四条。

    可是即使如此,你仍然不容易得到一个明晰的答案,究竟是怎样的西藏。这样一个提法很难描述这个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面积大的土地与居住于此的三百万形形色色的人群。上海相对之下小的多了吧,可谁又敢用一个简洁的答案一下子说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上海,你可能必须在其中生活许多年,同时还要在翻阅许多张爱玲的小说,王家卫的电影,才能得到一个了然于胸的关于上海的概念。

    西藏含拉萨在内分为六个地区,每个地区的气候、饮食、植被、人口、服饰、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阿里最高,人烟稀少,动物奇多,林芝最低,气候堪稀西藏江南。其它还有昌都,还有山南,还有那曲,尽管不同,岂可用一句话说完。

    于是我想,一篇散文远远不够,远远不够,不足以回答一个怎样的西藏如此大的问题,那甚至需要一本长篇小说也未必。可是我感觉先写一篇这样的小文章,告诉那些或许未到过西藏又想来西藏,或许未到过也永远不想来,或许已到过仍未忘却,或许已到过现已忘却,或许就在西藏生活的许多人,这西藏首先是一个实在之地,是一块许多人在那里过着平常日子的平凡之地。并不是高海拔就可以把平凡写为神奇的,所以这里也不是传说中的香巴拉;也并不是高海拔就可以把人间变为地狱,这里也不是生存的极限之地,我坐在这里写字便是明证。拉萨街头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开车的、坐车的、吃饭的、做饭的、花钱的、挣钱的,也是明证。

    所以就怎样的西藏回答的头一个问题,一定是关于海拔的问题,关于海拔本身。这种较为艰苦的生存条件以及其孕育出的特殊的宗教文化是否将西藏变成了一个非常异于内地的地域。肯定没有,这就是答案。至少在这生活着的人群看来,更神奇的地方是上海,是北京,是美国,或者是夏威夷。

    算是对于大众传媒方面的一点点不准确的地方,或者是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歪曲描述,更好像是对于人认识的不可避免的误差,我愿意先告诉你,这是与你生活的地方并不异样的西藏,我们在西藏过着与你一样的生活。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丁巴达吉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丁巴达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巴达吉并收藏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