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戏游香江 > 第三十八章 向流行文中心开炮

第三十八章 向流行文中心开炮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戏游香江最新章节!

    时间倒回到几天以前,许嘉陪着荷超琼去参加聚会之后的第二天,王京就主动联系许嘉,说是那位大学同学已经联系上了,叫彭绍,在《明报》担任一名负责小说板块的编辑。

    许嘉心想,这感情好啊,小说编辑,正好对口味,要是娱乐编辑还不好忽悠呢。接着跟王京商量好时间,下午陆羽茶室见面。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许嘉最近的作息时间了,宅男后遗症不是那么容易治好的,在没有妹子治愈的时间,没有网络纵横的时代,深夜相当难眠!最后没办法,那就写写画画,搞搞创作吧。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上午睡到自然醒,下午吃茶到晚上。

    现在许嘉租的公寓里,卧室好歹还有点样子,客厅更像是工作室,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因为许嘉一时之间有太多的想法要付诸实践,一时之间懒得分主次,所以就是想到什么就弄什么。乐谱、小说、漫画、动画、电影,甚至是good刚的相声、单田芳老爷子的评书等等以前关注过的东西,都随着思维的调动,一一浮现在脑海中,并随着各种笔墨,一一现世。

    在满足个人趣味的基础上,许嘉一直想捎带着搞一下学术研究,没办法,中文系大学生的某些内在素质在作怪。

    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坛百花齐放不假,但是到了81年底的时候,辉煌了将近三十年的武侠小说开始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小说作家中的五位大侠“金、古、梁、温、黄”中的金庸已经封笔多年;古龙去年受伤后身体每况愈下;梁羽生已显老态两三年后也会封笔;温瑞安颠破流离,好不容易来到香港,名气是有了,但是脚还没站稳;至于剩下的黄,呵呵,这位坐末班车的孩子还在跟国画较劲儿,暂时不用考虑了。

    既然传统武侠开始渐渐失去进取的jing神,那为什么给它弄一点新的元素加入进去呢,或者干脆跳出武侠这个范畴,来一场全新的变革。譬如说,历史穿越流小说。

    穿越这种说法很久就存在了,但是现代一点的概念还是源于西方的科学研究,但当小说家遇上“穿越”这个主题的时候,总总不可思议由此诞生。在大中华地区,现代早期穿越流小说中,不得不提一部书就是《寻秦记》。

    虽然在黄易的《破碎虚空》中,破碎虚空也有穿越的概念,但后来流传比较广泛的狭义穿越主要是指历史穿越,所以《寻秦记》被定位为历史穿越小说流派的鼻祖。

    关于这部《寻秦记》,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原著小说,许嘉都有欣赏过,但最后要说感觉,真的有些抱歉了。没办法,因为随着网文大时代的降临,曾经的新意再后来就显得陈旧,曾经的桥段已经被用烂,曾经的现代与古代思想的新颖冲撞也显得乏味。至于剩下的文笔和对于美女的描绘,许嘉只能说呵呵了。

    风水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凭什么咱大穿越众,回到过去,除了带着现代的理念和知识,就只剩下抄袭一样本事了?必须创新!

    …………

    带着某种邪恶思想的恶趣味生物,早早的就来到陆羽茶室订好包间等着了,神神在在的品着茶,看着随手从报摊上买来的基本主流报刊所刊登的小说。

    不出所料,市面上流行小说主要有三种:武侠、科幻、言情。这三种流行小说派系的代表作家,又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倪匡、亦舒。

    好吧,这三位跟明报都有大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许嘉今天一定要约明报的编辑探口风的原因。要玩大的,就得先从明报发起。

    时间慢慢过去,等许嘉想的差不多了,王京和他的同学也到了,许嘉看到他们进了隔间,连忙起身迎接,热情异常的问候,让王京看了在旁边心里默默嘀咕,“阿嘉这小子不是又要冒坏水吧?”

    “早就听阿祥说,他有位大学同学文采不凡,毕业后更是直接进了《明报》工作,今ri见了这人,不得不说,儒雅二字当真符合彭先生的气质啊。”得!刚坐下第一句,许嘉的恭维话就开始了,还是吊着书袋,摆着谱的那种。

    “许先生见笑了,我肚子里那点墨水,不值一提,气质一说也是谬赞了,如果有机会能见到编辑部里前辈,你也会认同我的话。”许嘉夸得虚,人家倒是回答的是在,看来明报里能人不少。

    “哈哈,我看彭先生是谦虚了,明报执香港文坛牛耳,里面的编辑哪一位不是有看家本事的?江湖传言,明报藏龙卧虎,非一般英雄可以一见,就是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有这荣幸啊!”许嘉之前早就跟王京打听好了,个人有个人的脾气,这位彭先生平时还好,就是武侠中毒太深,一谈“江湖”“前辈”“英雄”等字眼儿就兴奋莫名。许嘉这么拽文,也是投其所好。

    两人寒暄几句,也算是熟悉了,这位彭绍大编辑,更是被许嘉一句“以茶代酒”敬的脸红了三分,大感亲切。王京在一边儿看的“心惊肉跳”,他什么时候认识这么多奇葩了,幸亏早就知道这俩人一个结婚了,一个同时跟两个女人牵扯,否则一准跑路,生怕节cāo不保。

    许嘉倒是淡定的很,这就是没有网络的悲哀,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好找啊,面前这位仁兄不是傻,傻蛋当不了明报的编辑,他纯粹是憋出来的。

    话说回来,许嘉倒也没指望凭着这点本事就想说通明报的小说编辑,他主要是探口风的,但是探口风之前,总得先跟人家刷一下好感度不是吗?

    来来回回扯了半个小时,王京实在是受不住了,起身抱拳“二位仁兄见笑,小弟有急,去去就来。”说着就出门寻洗手间去了。

    脸皮这么厚的王京都跑了,许嘉琢磨着也差不多了,就从带来的文件袋掏出一份稿子递给彭绍,“还请彭先生指教。”

    彭绍接过稿子,看了一下标题,随即也恢复正常。这不是许嘉写的小说,而是一片试水的评论文《论金庸笔下的负心“表哥”》。

    先是总结一下金庸笔下的表哥一出场大多是玉树临风的青年才俊,但最后总是会变成负心薄幸的人渣男,这说明,“表哥”在金庸的笔下已经不是du li的个体,而是一个半隐形的意象。

    接着又讨论金庸先生的亲友团,意外的发现,金庸的表哥也是大名鼎鼎,影响甚深的人物——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徐志摩的爱情观和情史。

    最后又总结,武侠小说或许是半虚幻的,但写武侠的作者活在现实中,所写的武侠自然也会因为作者个人经历而异。再拿当代几位武侠小说家作例,什么古龙本就是风流人物,所写的男主角也大多如此,好不容易出现个别痴情的,最后也是有情人难成眷属。又说温瑞安漂泊半生,声sè犬马见过,**受过,所写的英雄大多蒙受误解等等。

    许嘉写的不算长,顶多就是例子举得多一点,理论不算太多,但彭绍看了很长时间,王京回来他也只是抬头瞅了一眼,又继续低头细读品味许嘉的用意。

    许嘉跟王京点点头,做了一个抱拳的动作,表示承他的情,以后必有重谢。

    王京明白,咧嘴一笑,做了一个“霹雳”的口型,他是要许嘉把上次没有讲完的《霹雳劫之阇城血印》讲完,他还想知道三教先天如何挽救武林危机呢。

    许嘉撇撇嘴,点头算是应下了。

    之后,许嘉和王京又等了一会儿,彭绍才抬头,用指头揉着脑袋,问许嘉:“想必许先生还有后续动作吧。”

    许嘉也不否认,直接微笑点头。彭绍没想到许嘉居然答应的这么痛苦,愣了一下神,“啊,其实这篇文章我是很喜欢的,可是因为涉及的人又有査先生(金庸),所以必须先给他过目,他那里如果没问题,估计明天就能见报了。”

    “没关系,我静候佳音。”许嘉找上明报,也是想通过这种文字手段联系上金庸,把他拉进来,才好扯虎皮做大旗。所以依旧爽快,直接留下联系电话,有事的话,可以打电话给他。

    彭绍看许嘉没有异议,就跟许嘉聊起稿酬的问题,许嘉直接说了,如果能够发布,给个友情价就好。这些看似关键的事情聊完,彭绍就起身告辞,急匆匆的离开了。

    王京看彭绍走的那么急,就问许嘉:“你到底写了什么,让他一个混了三四年的编辑都拿不准主意,还要跑去问老板。”

    许嘉嘿嘿嘿的坏笑,“没啥,写了点这些武侠小说家的黑历史,并且做了些丰富联想。”

    “对了,你们说的后续动作是什么?”

    “你想知道?那好,明天跟我去趟星岛ri报你就明白了。”

    ;

本站推荐:桃源俏婆娘阴阳鬼术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他在云之南夜的命名术超品小农民盗墓笔记 (全本)江南林若兰三寸人间九阳绝神

戏游香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就是不靠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就是不靠谱并收藏戏游香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