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丁巴达吉文集 > 怎样的拉萨

怎样的拉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

    (一)引子

    晚上从女友家出来的时候,女友对我说,你出去的时候小心一点。外面的出租房里住了许多的康巴人。我妈妈说,这些人是最喜欢调戏汉族人的。最好,你还是朝着大路走,不要抄捷径,走小巷。我平时一直觉得拉萨的社会治安非常的好,也从来没碰见过太坏的事情。就是夜半时分行走在漆黑的地方,心里也是坦然的,可是女友的这一番话,却忽然叫我心惊起来。出了她们家的门,四处张望起来,正好看见一大伙康巴人也从对面走出来了,心里不免的惊张起来。他们不会来调戏我吧?他们要是真的调戏我,会用怎样的方式呢?这样奇怪的念头就忽然在脑海中飘忽起来。心虚的同时,脚底下也发软了。

    那几个康巴人径直的走过来了。就在我们的相遇处,一起停了下来,几个人解开了裤子,就在转弯处,撒起尿来。我的心忽然放松了下来,脚步还是急匆匆的,赶忙往灯火亮堂的地方去了。

    汉族人有一句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我在回去的路上,忽然想起这句话来。到今年的六月份,我作为一个拉萨的生活者的身份而言,已经整整三年了。我一直在说拉萨治安的好,我甚至跟内地朋友说,在拉萨,你把人民币顶到头上,也不会有人抢的。可是逐渐地深入到拉萨生活深处去的时候,尤其女友一家是藏族人,说得更多的是隐伏在光明之下的暗流,于是也才渐渐地知道了,就在治安上讲,我也是颇有美化拉萨的嫌疑。其实拉萨在任何一个角度讲,也不是香格里拉,也不是天堂。一切其他城市所遭遇,所发生,所存在的问题,这里一样也不少。不过这问题也在和美好一起生长,营造出一个真正现实的城市。一个叫人爱恨交加的拉萨。

    于是想起,要为这个城市写点什么,或者为它,画一幅我心中的图画。不仅仅为美丽的寺庙和袅袅的桑烟,而为一个和其他的城市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考察的,普通人所居住的拉萨。有忧伤,也有欢喜;有晴朗,也有阴霾;有豪爽,也有龌龊的拉萨。

    (二)山与河

    不在拉萨,一个人很难觉察到山有离你如此之近。我住的房子,就在拉萨河边,河对岸就是连绵的群山。早上从四楼的窗户里看出去,首先逃脱不出视野的就是山。每年除了从5月到10月的雨季,拉萨的山都是一色的荒芜,叫人生出无限的凄凉与豪迈来。冬天偶有下雪的时候,群山便披上了白色的衣裳。近处的山,或许由于城市里的热流与浮躁,只着了淡淡的一层薄衣,有若半透明的纱制衬衣,露出之下山体厚重的肌肤来。而远处的山,便被厚厚的积雪掩盖的丝毫不露。这从近到远景色的厚薄,积雪的深浅,就宛如一个人的内心变化一样,越是远离人群的地方,埋藏的越深,也越叫人向往和感叹。

    不过最好看的还是夏季里的山。偶有阴天下雨的时候,周围的山,便呈现出别样的一番景致出来。最近处的山上,云罩雾绕,几朵小小的云彩,就从大部队里脱离出来,独自漂浮在半山腰间,轻轻地向你招手。一次我和朋友在这样的阴雨天在街上散步,忽然抬头看见这城市周围的山,像身材高大的战士,将我们包围在这个盆地中间,而无数或淡或浓的云,又整个的在山的外围与高处,形成了又一个浩瀚无边的军队,将山也笼罩起来了。朋友不禁动情的说,生活在拉萨,真的好像就居住在仙境之中。晴天的时候,在阳光的照射下,近处绿色的山峰似乎都是通体透亮,叫人看着心里十分滋润,可是目光可以触及的最遥远的地方,却有高高的雪山的顶子露出来,那么的扎眼而明亮。冷冷的看着,低处的人间。

    拉萨河自东向西从城市北面流过,宛如一条手臂,将这个城市搂在自己的怀里。偶尔吃了中饭过后,我会乘着拉萨最炽热的阳光,到拉萨河边去走一走。阳光撒在河面上,金光闪闪。河边洗衣服的人,游戏的小孩,恋爱中的男女,与这河,河对岸伸手可及的山,以及这一切之上湛蓝的天空,一起组成了最美丽的风景。拉萨河的水看起来不深,却因为是那雪山上的冰雪融水,寒冷彻骨。只有每年的沐浴节前后,河水比较温暖。藏族人有句话说,人到江边不害羞。就是说这个节日里,无论男女老少,可以一起到河里洗浴自己的身体,不必忌讳。只图健康长寿,心灵净化。只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之下,这个习俗到了今天,也不那么的盛行了。只是年岁大些的人,还是跑到比较偏远的河流里去,延续这个习惯或者说是延续他们心中的信念罢了。而河上的拉萨大桥则连通了此岸与彼岸,也结束了千百年来人们依靠羊皮筏子渡河的状况。走过大桥去,就是是通往林芝的路。往那个方向行走200公里,翻越过米拉山,就是与拉萨相去甚远的另一种气候了。

    (三)寺庙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广阔的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寺庙就如撒在草原上的羊群,天空中冷冷眨着眼睛的星星,数不胜数。拉萨作为西藏的首府所在,自1300年前松赞干布定都拉萨之后,一直是西藏的政治文化中心,自然也是宗教文化的密集发展之地。在这个城市的内部或者周围,分布了许多的寺庙。

    就最著名,最耳熟能详的讲,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都是分布在城市中间的寺庙,而稍微远一点的则有甘丹,直贡,楚布等。对于普通的游客来说,到了拉萨,一般比较方便去的也就是城市里面的几个寺庙,当然也是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游客到了大昭寺,蓦然从红尘万丈的城市生活中抽离出来,便看见了1300年前的故事。文成公主千里跋涉,从大唐而来,带来了佛祖的十二岁等身像,把自己的悲伤或者离奇的心事深深埋藏在时光中间的同时,也营造了一段令后人猜测不断的故事。历史的感觉顿时穿透全身,沐浴五脏六腑。一个人,这时候,或许最能够体察个人在浩大的历史中间微不足道,但又独特神奇的功效了。或者,在哲蚌寺看看在懒洋洋的阳光下与世无争的僧人,或者漫步,或者闲坐,或者窃窃私语,或者朗朗大笑,一个人的生活原来也可以有万千种你不可预见的方式,顿时心胸开阔,杂念全消。可是转过来说,对于当地的百姓,对于游客眼中所见到的人本身而言,这也不过是无可选择的生活,一成不变的生活,情非得以的生活,只是一种具体的再也不能具体的生活罢了,没有那么的遐想,也没有那么多游客所具有的感慨了。不识庐山真面目,或许可以很贴切的说明两种生活两种人的不同感受产生的原因了。

    拉萨的外围,甘丹是比较重要的寺庙,原因就是这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坐床之处。这座寺庙建在高高的山顶,对于当地人,要是选择一个星期六,早早的坐车赶到山脚下,然后走路上山朝拜佛祖,倒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了。既锻炼了身体,又显示了真诚之心,一举两得。但是我作为一个不信教的人说这话,可能还是有点冒犯的意思:只是从远远的观察,总是带了功利的心思。其实每每早起,看到那些围绕着布达拉转经的人,心里总是觉得他们在某一方面,是绝对幸福的,那就是心思得到了专一的修养,而身体同时得到了全面的激活。

    在甘丹寺主殿,一个僧人,会将一个先前达赖的鞋子,和另一位班禅的帽子,绑在一起,轻轻触摸你的额头。我虽然不是信徒,但是还是对以往的圣人抱有敬仰之心的。刹那间,虽然不是醍醐灌顶,但心中会深深的沉静下来,对于人间的一切,都产生了一种新鲜的目光。

    楚布寺原先很是繁荣的。除了达赖和班禅之外又一个最普遍承认的活佛——嘎玛巴,在去往印度之前,就生活在这里。这座寺庙所在的地方,距离拉萨近一百公里。此处有温泉,夏天的时候,风景秀丽,去往寺庙的路上,同时就像一次郊游。远离了喧嚣的城市,看见村庄,看见天地,看见了更多的默默无闻不被关注的人,人的心情无比舒展宽容。

    寺庙从某一种意义上讲,就如同西藏的灵魂,也是西藏魅力的所在。看见了寺庙,就知道有人了:僧人以及供奉他们的更广大的百姓。在这个广阔却人口稀少的地域,看见人就很是让人欢喜了。可是要是你不小心,也看见了寺庙中直指人性,安慰人心的东西,那就更是你一生的幸运了。

    (四)茶馆

    任何一个地方,最多的还是老百姓。老百姓是最普遍人群的称呼,也聚集了人性中最普遍也最顽固的素质。如果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恐怕最基本的原则,在我看来,还是要一生的努力,与天性中自然的东西抗争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百姓是最顺其自然的人。他们懒惰,他们充满了欲望,他们相互争斗,又相互偎依,一刻也不能分离。茶馆,就是看人性最真切的地方。

    拉萨的街头,茶馆林立栉比。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藏式的甜茶馆,一种是成都式的茶馆。英国人长期殖民印度,而印度又接近西藏,所以英国人的喝茶习惯,很早就传到了拉萨。最早的时候,还是在一些贵族中间流行,至今,已经成了一种最普及的消闲方式。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藏族人,总是喜欢到甜茶馆去消磨一个又一个的下午,黄昏。拉萨的甜茶原是砖茶熬成的茶叶水,加上奶粉而成的,但是口感倒也独特而舒适。再加上五毛钱一杯,人人可以消费得起,生意自然红火了。人说拉萨在世界上最慵懒的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从茶馆的茂盛就可以知晓了。大多的茶馆均提供饭菜,所以哪怕你在里面呆上一整天,也是没问题的。就那样的坐着,有心没心的聊着,一天又一天,一生又一生都过去了,仿佛人间走一遭,本该如此,也别无他样了。

    成都式的茶馆,大多是提供给人打麻将和斗地主用的。西藏的特色就很是没有了。只是置身其中,你真的如同到了成都。一生一回,无非一搏,金钱就是最大的主人。烟雾缭绕之中,人人推来搡去,城墙到了又砌,砌了有倒,牌洗干净了再分发,分发完了再重新洗的如同从未经历过过去。人生就在如此地轮回中,进行着。

    听说过一个关于“懒蚂蚁”的理论,大概说的就是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懒惰的个体也是在变相的出力,为群体的进化而做出贡献的。而懒惰就是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每次我进了茶馆,就不自觉的想起这个说法,感觉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懒蚂蚁。庆幸自己在为各种欲念而逐渐的脱离自然人的过程中,本性还是一息尚存。

    (五)佛祖的信徒

    人群之中,必然有离群索居者。原因就很难说了。如果仔细的调查一下,发现结果也是很简单很不出人意外的。无非就是从小出生在贫穷的家庭,甚至无法养活的情况下,被送到寺院。或者自小家庭就是虔诚的信徒,受到熏陶,稍大一些,就到了寺院进一步的修练学习,期望得知人生的真谛。或者就是走投无路,为情所伤,为爱所困而不得解脱,故而遁入空门。可是解脱者,无论在那里,也是了无牵挂的,不得解脱者,就是到了天涯海角,罕无人迹之处,也是挣脱不了心灵的牢笼的,这可能才是最大的可悲。

    在寂静空灵的寺院,看到寂然凝虑或者欢腾雀跃的喇嘛,那是一种景象。可是在纷扰的街头,在丽人游客红尘万丈中间,看见身着红衣的喇嘛,又是一种别样的感受。一生,与一生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呢?而一种人生,与另一种人生的比较,又是否真的有些许的意义呢?失去者必有得到,而得到者必有失去,谁知道,哪一种人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幸福或者满足,平静或者浮躁,谁又能衡量的清楚呢?唯有对于永恒的期盼,是这些红衣的喇嘛体察的比我们强烈的东西了吧。还或许,对于灵与肉的反复掂量,使他们身上的红衣,早就具有了超乎我们凡人所见的意义。

    最可爱的是那些尚未了解世事的小喇嘛。对他们而言,恐怕对于人生的追思已经开始,但是真正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看着幼小光洁的他们,红衣衬托出那么明媚的目光,行走于喧嚣的街道上,或者静坐于山涧流水之侧,人生二字,忽然的显得沉重而透明起来。

    (六)黄包车夫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拉萨终究是个小城市,所以满大街都是黄包车。价钱一般是三到五元,看远近而论。再贵恐怕就不行了,拉萨的出租车不打记价表,只要不出城市,远近都是10块钱。所以如果你要出门,走的路不远不近,走路去嫌累,坐出租车去嫌贵,坐公交车又嫌麻烦,乘坐黄包车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夏天的时候,黄包车的生意最好,呼吸着开放的空气,一边看看路上的风景,是最惬意的。

    开黄包车的人是人群之中最贫苦的一个部分。一次我跟一个黄包车夫攀谈,才知道,这个看似没什么特别的车子,却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所有的车子都属于车行。而他们都是其中的打工者。一辆车每天每小时的租金是5块钱左右。一般一个人也不能整天的踩车,有好几个人在分时的租用同一辆车,交了租金之外,剩下的钱就是自己的收入了。我简单的估算了一下,按我经常走的路线来看,从河坝林十字走到大昭寺,收费4元,费时大约十分钟。这样除去空闲等人的时刻,正常经营情况下,每个小时的收入也就15左右,上交了5元之后,一个人每小时的收入大约在10元左右,一天踩个6小时,也有大约五六十元的收入。干这些活的人,大多是来自于西藏以及西藏之外的一些农民工,这个活不要求什么技术性的东西,唯一需要的就是你有使不完的力气就行了。

    一次我跟女友说,如果我在拉萨不认识一个人的话,我倒愿意做一个黄包车夫,整天的游走在大街上,出一身的臭汗,晚上回到家,喝一壶小酒之后,再也不想一切事,酣然入眠。女友的回答倒叫我尴尬了一回。她说:难道非要不认识人的陌生人才可以开黄包车吗?难道照你的话,这满大街的黄包车夫就是没有朋友亲人在身边的孤魂野鬼了?听了这话,我的心里很是刺痛,久久不能平静。对于弱势群体或者体力劳动者的轻蔑与小瞧,看来还是深深埋在许多人的骨子之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希望我下一次想要去开黄包车的时候,只要考虑身体够不够强壮就好了,再不要提起毫不搭边的别的问题。

    (七)小姐

    拉萨的的小姐多,好像也不比内地少。现今的中国,这小姐是遍地开花,四面繁荣。最根本的回归话题,恐怕还是性吧。古人说了,食色性也。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任何一个人,必不可少。人常说性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期望,而不是得到。有多少人想要驳斥这个论点,可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如此。女友成了老婆,热情就降低了一成,这老婆再过几年,从新婚夫妻到老夫老妻,热情就要更加减半了。于是盼望别的女人,于是渴望新鲜的接触。小姐这时候可以当此重任,可以让男人最原始最本性的的特点毫无掩饰的发挥到极致。

    在西藏最遥远最凄凉的区域,也有小姐的身影。可可西里里描述的场景是比较准确的。有人就讲,只要西藏有人的地方,必有小姐的存在。这个可能与西藏的独特情况有关,男人本来就离不开女人,如果让那些男人就独自生活在遥远的凄凉之地,而没有女人的关怀,恐怕也是不人道的。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些小姐的存在,我都要怀疑,在阿里高原,在那曲的草原,在广大的无人区,究竟有几个人还可以在那里坚持下来?她们毕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迫不得已。但是男人与女人不可离弃的关系,总是永恒的,无论道德上是如何的判断,这个事实是不能抹煞的。就只能等着有鲜明合理的制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天吧。

    我去过西藏很多的其他地区,比较起来,拉萨的小姐是很文明的。低级的一些,就在居民区租一间小屋,平常的时光,就在门口静静的打毛衣,一边用警觉的眼光打量路过的行人。她们的岁数一般都在三十开外,看起来就像是你的姐姐,或者阿姨。在漫长的下午,等候放学的孩子,打发无奈的时间。这些人都是离乡背井者,这些人也是集体眼光下的透明者,除了她们内心隐藏着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之外,这些人还默默的承受着公众目光的鄙视与小瞧。她们所在的房间一般都是二层楼。简陋的就是一间屋子,被一块窗帘隔开了一块面积。楼上或者窗帘里面,就是她们赚钱的地方,也是她们受屈辱的地方。那是见不得人的阴暗角落,不过这些角落,不仅属于她们这些人,还属于这个社会。

    (八)尾声

    其实关于拉萨,没有讲到还有很多。小昭寺那条街上我所厌恶的肮脏与凌乱;宇妥路上我所喜欢的清洁干净与现代化的气息;大昭寺广场上与八角街里的世俗纷扰,众生百态;罗布林卡的清静无为,与世无争;布达拉宫前飘扬的红旗和无数穿流而过的车辆行人;哲蚌寺的超脱世俗的表象犹如直指天堂;这个城市令我喜欢与不喜欢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庆幸的年近而立的我已经知道,无论怎样的生活表象之下,流动着同样的生活本质,那是对于每一个人都一样的,平淡而琐碎的日子。与很多你喜欢和不喜欢的人居住在一起,无论悲喜愁苦,面对激情或者惆怅,把这一个个最普通的日子进行下去。直到青丝变白发,从如水的岁月中,攥出金子一样的回忆来。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丁巴达吉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丁巴达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丁巴达吉并收藏丁巴达吉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