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阿盲文集 > 归还自我

归还自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阿盲文集最新章节!

    [引:本文阐述的观点或许自私,在某些人的眼里恐怕还大逆不道,但它却是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关于人类生存问题的另一种探讨。]

    “人生苦何多,生来即啼哭”尽管无处考究此话出自禅语,还是出自那位凡人之口,但是它却反映了生命最基本的底色--生命原本就是充满苦难和多变的。在数百年前的希腊神话故事中,关于坦塔罗斯和西西弗斯的命运,也都反映了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我们的生命存在一天,就必须去坚韧地承受苦难的煎熬。特别是在这个发达网络时代里,人们承受着来自于社会、工作、经济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它简直令人窒息,倦极一切!

    为什么我们活的那般累,那般倦,那般苦?

    我看,关键的问题仍然是我们的思想未能脱离生命的误区,在这误区当中,一方面我们给自己套上过多过重的枷锁,另一方面又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把这些枷锁转嫁给他人头上,并在下意识里觉得,既然自己身上套着枷锁,那么理所当然地人人身上都应该罩上枷锁。而那些勇于抛弃枷锁的人便自然被视为个“疯子”或“狂徒”于是在这枷锁的重重压迫之下,大家逐渐地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不仅丧失了自我,而且连仅有的那么一点点自由也遗弃了。

    争取自由,解放生命,就必须打碎枷锁,归还自我。

    诚然,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哪一种政体之下,自由都是在一定意义上的自由,她始终要受到政治、法律、社会伦理、道德准则和经济基础等种种制约。就普遍的个体生命而言,其力量是微弱的,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客观现实来达到改善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思想上的解放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我们的生存状态。而且,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都深刻地变革一下,那么就会给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一场深刻的巨变,使我们获得更加自由和开阔的生存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实现归还自我,就必须冲破传统思想樊篱的束缚。有几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其一,关于父母对子女的认识问题。痛爱、教育、引导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然而一些为人父母者,将子女视为自己的附属品,口口声声打着“一切都为了你好”的幌子,对子女的生活事无具细地横加干涉,将他们含在口里,捌在腰上,捆在家里,连同和谁一起玩,同谁结婚都要不厌其烦地加以阻碍。事实上,儿女不是父母的影子,不是附属物,每个人无论年长年少,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自我!你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放开绑绳,允许他们自由选择。你不可能让孩子永远躺在襁褓中,孩子也不可能是父母生命的重复,如果我们的后代不具备自己的个性,那么这个世界便会永远停滞。封建家长制包办一切的后果只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女乖顺地依附,彻底丧失独立人格、创造能力和生存能力;另一种就是培养出子女叛逆的性格,在双方之间互设牢笼,彼此给予至深的伤害。

    第二,关于生儿育女问题。生儿育女是一种社会责任,使人类获得生命的延续。但并非每一个家庭都必须生养孩子,尤其对那些穷困阶层的年轻夫妻更是如此。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已经很挤很挤,我们何必再凑热闹添乱子?试想,孩子一生下来,你就已经背上了无穷无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襁褓中呱呱啼哭的婴儿,到入托、入学、升学、择业、成家立业,哪一个环节不费尽你的心血,况且当今的各项教育费用节节高涨,没有充足的金钱准备,你能撑得住吗?一旦有了孩子,你将处处围绕着子女奔波,到哪里还能找到自我呢?我们原本已经活得很累很累,就连自己的命运都难以把握,你拿什么做资本对孩子负责?所以,何必再凭添累赘,自寻烦恼,投入这么多的精力和钱财来生儿育女呢?如果把这些物质和精力用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不是会活得较为轻松惬意些吗?这样的理论或许出于自私,在某些人看来不可理解,但是我不明白,婚姻的牢固与否,难道说仅仅是依靠家庭的第三元素来获得维系的吗?但今天的孩子实在是被宠坏了的“小皇帝”、“小祖宗”你生养了他们,付出了自己的大半生,可是在薄暮之年里,你又能指望上他们什么呢?现今的“丁克家庭”越来越多,这无疑是种巨大的进步。

    其三,关于婚姻问题。我们渴望获得浪漫的爱情,稳固的婚姻,并从中求得幸福,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鼓舞,高扬起生命的风帆。但是也并非每个人都必须结婚。对那些对婚姻彻底失去信念的独身主义者,你刀架脖子逼他成婚,强奸他人意愿,结果累及许多人一起受罪。至于爱情和婚姻,如果从更深层次考虑,亦无非是生理上的或存在于社会的相互需要,可以用一种准确的数学方式来表达,那就是pn2--即排列组合公式。在这种有序的排列组合过程中,有人得到了爱神赐与的金箭,获得了幸福,而有些人从爱神那里所得到的则是不幸的铅箭,婚姻给他(她)所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痛苦。我们组建家庭的初衷是为了获得幸福感,寻到生命的可靠归宿,但经历时间和现实的种种变故之后,如果是陷入死亡的婚姻,无可救药地丧失了幸福的基础,那么何必还要抱残守缺,苦苦抓住不放,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中,使双方痛苦疲惫不堪呢?何不置之死地而后快呢?眼下的离婚率很高,这即是一种深沉的悲哀,同时也是一种自由之光。

    其四,关于生死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寓于个体与社会的群体之中,但是每一个生命又应当是自强独立的个体。我们的意愿应当受到尊重而不是被无情地漠视,被强奸,人人都应当有自由选择的权力,甚至是生与死的选择。对于生死的理解,早在数百年前,许多先哲的观点就已殊途同归。毁灭欲”就象人类固有的其它基本欲望一样,它根深蒂固地深藏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少年维特之烦恼、马丁.伊登等许许多多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以及它们的作者歌德和杰克.伦敦之死,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哈姆雷特曾极度困惑地反复质问:“to be or not to be,this’ a question”(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生或死,这是一个问题)。“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德国大诗人歌德对于生命的精彩理解。

    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但如果一个人对活着完全失去了信心,陷入彻底绝望的境地,或者说他自认已经完成了生命的所有意义,那么他就应该有权利自我决定是继续生存下来,还是选择自我毁灭。如果是后一种选择,我认为我们在世的生者应当对这种蝉蜕似的超脱致以深深的理解,并为你挚爱的人获得生命最后的归宿报以无限欣慰,就象对于死者的生日那样为他(她)举行热烈的庆典。因为我们无需背负太多的牵挂,为什么父母为子女而活,而子女又一定要为父母而存在呢?

    当然,我在此强调的“自由”和“自我解放”的意义,绝不要人们彻底摒弃道德和责任,使人人陷入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丑陋世界,而是力求扬弃传统道德观念中的那些糟粕,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生存状态,让沉重的生命获得哪怕一点点的超脱。

    (初稿写于 96:04:08 )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阿盲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阿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盲并收藏阿盲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