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anolu文集 > 放早炮的人家

放早炮的人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anolu文集最新章节!

    正月初一早晨,鸡刚刚叫了头遍,天还黑糊糊的,潘老五就慌慌忙忙穿衣下炕,拉亮电灯,推推熟睡的外孙:“小三,快起!”

    小三没有应声,翻个身,又呼呼睡着了。潘老五揭起被子,照小三屁股轻轻一拍:“傻小子,快起,鸡都叫了。”

    睡在旁边的小三奶奶搭话了:“他爷,你睡糊涂了?小三昨夜熬了岁,刚睡下,又唤起来干啥?”

    潘老五喜形于色,顺手从高低柜上拿起两个大纸包,用手指轻轻弹了弹,装进衣袋里,对老伴说:“你忘了咱老规矩?”

    “啥老规矩?”小三奶奶不假思索地问。

    潘老五眯起眼,像考学生似的问她:“大年初一头件事该干啥?”

    这一说,小三奶奶明白了。她瞪了他一眼:“咋,你吃了豹子胆?又想‘捣麸皮’?!”

    她说着“史无前例”中流行的时髦名词,把“搞复辟”说成了“捣麸皮”

    潘老五先是一楞,继而嘿嘿一笑:“他奶奶,我没有吃豹子胆,可吃了定心丸。今儿个就是要‘捣麸皮’—捣它个欢天喜地、大吉大利!”说着,推开门,走到院子里去了。

    潘老五名叫潘发福,今年五十多岁,是东沟湾有名的“能手”他从小家境贫寒,为了生活,跟着父亲颠沛流离,走南闯北,学了一手好手艺,什么木工、铁工、泥瓦工样样在行。靠着这些,给人打零工糊口度日,混到头还是个光棍汉,直到土改才在东沟湾落了户,成了家,生下一男一女:女儿秀芳早就出嫁了;儿子铁柱当了三年汽车兵,去年才复员。这东沟湾是个穷山沟,光秃秃的,只有一些不成材的老榆树,像驼峰一样,三三两两、歪歪斜斜地爬在山坡上。东沟湾全村百十户人家,一年四季土豆就着窝窝头,点灯没有油,穷得叮当响。老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合作化以后,大家选他当了队长,在大队书记的支持下,利用冬天农闲时节,领着一帮毛头小伙子,开砖窑、办油坊、磨豆腐、跑运输,见缝插针,每年都要给队里挣回万二八千块。社员家家不愁吃,不愁穿,土豆窝窝变成细白面,部分人家里还有存款。眼看着乡亲们日子一天天火红起来,老五心里乐开了花。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日子舒心了,就要自寻其乐。老五一辈子不喝酒,他把最大的乐趣寄托在过年放炮上。每逢春节,别的年货可以节省,但鞭炮不可少买。初一清晨,他总是早早起床,在全村第一个鸣放鞭炮,这已成为他特有的癖好。每当这时,老伴总是抿抿嘴,故意逗他:“瞧你,三四十岁的人啦,还像个尕娃子,噼哩啪啦的,没老没小!”老五呢,也狡猾地向老伴使个眼色:“有钱没钱,放炮过年。不放炮哪像个过年的样!”他用吉祥的爆竹,迎新送旧,祝愿来年万事如意。

    可是,在那人妖颠倒的年月,一切都变了样。老五领头搞副业,成了“带头走资本主义道路”、“破坏以粮为纲”;大年初一放早炮,成了“讲迷信”、“闹四旧”、“搞复辟”书记挨批他陪斗,没完没了。在一次批斗会上,癞头陆康元凶神恶煞地叫嚷:“潘发福,你老实交代:为啥搞复辟?”

    潘老五不懂什么是“搞复辟”他颤巍巍地说:“我捣麸皮喂猪、喂鸡”弄得众人啼笑皆非,面面相觑。

    陆康元火了:“放屁!一听你那鬼名字就知道你不是好孙。你梦想发财致富,当地主富农,欺压贫下中农,我们决不答应。坚决打倒潘发富!”他还编了个顺口:

    潘发福,潘发福

    白天黑夜想发富

    社会主义他不走

    鬼迷心窍走邪路。

    彻底批臭潘发福

    叫他永世不发富

    那年月,人心散,地皮懒,混在一起吃大锅饭,东沟湾又回到老样子:吃饭窝窝头,点灯没有油;有两年连窝窝头也吃不上了。社员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一个劳动日只分两三毛;有的人不但分不上一分钱,反倒欠下队里几百元。大年初一还要上地里干活,美其名曰“过革命化的春节”真是年不像年,节不像节。老五那个心呀,真要碎了

    冬去春来,冰化雪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到了东沟湾。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老五打心眼里高兴。可是,世道之事谁也说不准,谁知道以后还会怎么样呢?还是稳当点,再看看吧。

    又过了三年。这年春节,大队曲书记来到潘老五家,一进门就说:“老五哥,年过得好啊?”

    “好!好!”老五把曲书记让到炕上坐下。

    “今年放了几包炮?”

    小三奶奶端上两碗热腾腾的羊肉水饺,让给曲书记,一边小声说:“不瞒书记,这两年炮是没少买,可老头子不敢放,小三放了。”

    “那为啥哩?”

    “怕又如有人说‘捣麸皮’!”

    曲书记笑得水饺也吐出来了。他拍着潘老五的肩膀说:“不要一次被蛇咬,见了草绳也害怕。老五哥,我今天来,一是给你拜年,二是请你出山”

    “出山!”老五好似丈二活尚摸不着头脑“曲书记,我老五在东沟湾成家立业几十年,可没跟谁家粗脖子红脸儿的”

    曲书记知道老五误解了,赶忙说:“老五哥,不是那个意思。大伙都记得,你当副业队长那阵子,村里乡亲们日子过得多红火,靠什么?靠多种经营。那符合党的政策,是正确的。谁知道以后你遭了罪,乡亲们对不起你啊”潘老五听着听着,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极力控制住自己,说:“曲书记,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只要国家走上正路,我老五还有什么说的!”

    曲书记又说:“现在党中央实行富民政策,鼓励农民勤劳致富。可怎么富呢?死守着山沟沟,土里刨食吃,啥时候也富不起来。只有砸烂大锅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请你这个大能人出来还请谁?”

    潘老五半天没有说话。他掏出旱烟袋,装上烟递给曲书记,说:“你意思让我再当副业队长?我上年纪了,那差事不能再干了。”

    曲书记磕磕烟灰,又装上一锅递给老五:“现在不是搞什么副业,是搞主业,搞乡镇企业,搞专业承包,搞家庭农场。你岁数大了,不能和小伙子们拼着干,还可以帮大伙想想点子,出出主意,当技术指导“

    曲书记说得恳切,老五有点心动了。忆往事,浮想联翻。他盯视着曲书记,突然一把抓住他的手:“曲书记,你说,这政策到底还变不变?“

    “不变!”曲书记回答得很干脆。

    “你能管保?”

    “中央说的还会有假?你看—”曲书记说着从衣袋掏出两张带红笺的纸,递到老五面前。

    潘老五不识字,曲书记给他解释说:“这是刚刚传下来的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的决定。是这么说的”

    曲书记念得很慢,潘老五听得很仔细,越听越入迷。猛地,他把大腿一拍:“曲书记别念了,我算吃了定心丸—铁心了!我倒有个想法”

    “啥想法?”

    “现在国家搞四化,到处盖工厂、盖楼房,哪样也少不了砖瓦和石灰。我们东沟湾有的是石灰石,开几个砖窑、石灰窑,今年先搞个建筑材料厂;明年再搞个房屋修建队,哪里修房子我们就去承包。一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增加社员收入。等有了钱,我们也用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力量,给社员们盖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咱庄稼人也过过现代化”

    曲书记一听正合自己的心意,不禁拍案叫绝:“好啊,老伙计,你算说到点子上了,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三。春节过完就开会。你放心大胆地干吧!”

    这年,仅建筑材料厂就收入就达二十多万元。年终分配,一个劳动日值叁块柒毛五,平均每个壮劳力收入近千元。今年,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家家户户粮成山、猪满栏,全村一半人家盖了砖瓦房,许多人添置了大衣柜、大沙发,还有十五户买了电视机。偏僻的东沟湾开天辟地第一次看到了北京的新闻。乡亲们喜笑颜开,那个高兴劲啊,别提啦!

    潘老五家更胜一筹。铁柱从部队复员回来后,买了一辆旧“解放”成为全县第一个运输专业户,一年纯利二万五;老五负责建材厂和基建队,分现款三千三;小三奶奶也不甘落后,办起了家庭饲养场,养猪、养鸡,还打草绳、编草袋,一天也不闲,全家年总收入近三万元。秋后盖了两院新砖房,买了一台“金星”十八英寸彩色电视机、一辆“幸福”轻便摩托车。家境富了,他们对老五也刮目相看。过去东沟湾的姑娘不嫁本村人,都当“飞鸽”牌;可是对铁柱却不一般,说媒的、求亲的络绎不绝。倒是铁柱,心强眼高,东挑西选,最后相中了东沟湾的“红牡丹”—村西头的银凤姑娘,不到三个月就过了门。结婚那天,老五家门庭若市,宾客蜂拥而来。新房里各种新式家俱、收录机、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新娘子银凤,烫着波浪式头发,身着银灰色尼龙衣,脚穿棕色高跟鞋,落落大方、婷婷玉立,引得村里小伙子们不断围观窥视。从村西头到老五家不过三里路,铁柱租了县汽车队一辆面包车、两辆大轿车娶亲,胜过当年八台花轿。媳妇到家,潘老五亲手点燃一万响的“浏阳”花炮迎亲,眉飞色舞笑眯了眼,小三奶奶合不拢嘴

    昨天,腊月三十,铁柱陪银凤到娘家帮忙去了,潘老五和小三奶奶又宰猪又杀鸡,忙活了一整天。各种面食,蒸的、烤的、炸的,堆了两大筐。老五看着这些香喷喷、黄灿灿的年货,心里甜滋滋的。忽然,他又想起了什么,拿过半边猪一剁三块,装进麻袋就往外走。小三奶奶想起前些年日子艰难,辛辛苦苦喂头猪自己舍不得吃,卖了还债,自家留个猪头过年,以为老五又要去卖肉,便一把拽住他:“他爷,家里有的是钱花,放着自家吃,卖它干啥?”

    老五头一摆:“不卖,送人。”

    “送人?秀芳、银凤家里不是都送过了吗?”

    “不,给冯二爷、张大拐、梁三奶他们。”

    小三奶奶一把拽着麻袋,唠叨开了:“哎哟,拿半边猪送五保户,你可真是个财神爷。只可惜你没剁过一顿猪食。不行!”

    老五嘻嘻笑起来:“小三奶奶,可别学猪吃食,只往自己嘴里扒。我们吃香的喝辣的,不能忘了孤寡老弱。我先欠帐,明年多喂两头准保还你,行不行?嘻嘻”说着,给小三奶奶做个鬼脸,背起麻袋走了

    天渐渐黑下来。老五拉亮电灯,又点起两支腊,把新贴的对联照得通亮。铁柱和银凤还没回来,老两口便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小三早就和伙伴们串门子去了,很晚才回来,瞌睡得直打哈欠。老五也不让他睡,说:“三十晚上熬岁,初一晚上早睡,大吉大利。”直到三星偏西,才各自合眼丢了个盹儿。

    可是,老五哪能睡得着!这日子过得蜜一样甜,饮水思源,都托三中全会的富啊!就这样搞下去,子孙后代过好日子就有长谱了!嗨!小三哪,你们赶上了好时候。我老五要和你们一般大,多美潘老五这么想着、回味着、品尝着,突然,鸡叫了,更有希望的一年来到了。他要第一个用吉祥的爆竹,庆贺这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新春佳节!

    潘老五掏出纸包,取出三个连响礼炮,点燃后一个接一个地抛向空中。顿时,宁静的夜空爆发出几朵灿烂夺目、五彩缤纷的火花,响起清脆悦耳的“叭叭”声。

    “小三奶奶,你也来放两个!”

    “哎哟,我说你这老头子,今日个怎么啦?我活了四五十岁,哪见过老婆子放炮的!?”

    “你没见过的事还多着哩。这絰ìng交钤侥昵嵫剑 �

    小三奶奶披上衣服,姗姗地走到老五身边,小声说:“他爷,给个小的。”

    “不,你该放个大的—大吉在利嘛!”

    潘老五点着一支两响炮递给小三奶奶,她两手直打哆嗦。潘老五教她:“闲住眼,撂出去!”只听“叭叭”两声,又一支吉祥的爆竹在夜空中绽开了花。

    “爷爷,我要放炮,我要放炮!”小三不知什么时候站到老五身边。

    “高低柜拿去吧,多着呢!”

    扬眉吐气的鞭炮声又在夜空中响起来了。接着,左邻右舍的院子里也响了起来。霎时间,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东沟湾苏醒了!又如一个金色的、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来临了!

    1983、于昌吉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anolu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anolu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anolu并收藏anolu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