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anolu文集 > 三八线上忆英魂

三八线上忆英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anolu文集最新章节!

    对到朝鲜旅游的中国人来说,除平壤朝中友谊塔是必须参观的景点外,另一个必去的地方是开城的三八线和板门店。正是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30多万中华优秀儿女血洒异乡,使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名扬世界,深深地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

    8月16日我们去开城和板门店参观。为增进友谊,出发前我给热情的导游、淳朴的司机和腼腆的摄像师每人送了一袋新疆特产—葡萄干和杏脯。淳朴的司机连声说“高马斯姆米达!”;其导把送给她的杏脯打开让大家吃,说新疆哈密瓜最有名。看来她对新疆有一定的了解。只可惜我带的哈密瓜脯昨天送给了万景台学生少年宫,否则真应该满足她的愿望。

    旅游车刚驶出平壤市区,在统一大街路口,远远看到前面有一个拱形大型雕塑,两个身着传统服装的朝鲜妇女双手擎着朝鲜半岛地图,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这个雕塑我好像在哪儿看到过,车速很快来不及思索,先抡拍了一张照片。我问白导,他说是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碑,是2000年朝韩首脑会晤后动工兴建的,2001年8月落成。纪念碑采用花岗岩砌成,高30米,碑顶写着“三大宪章”四个字,周围竖立着金日成关于祖国统一的题词碑。白导说开城还有一个统一大街,象征着朝鲜人民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平壤到开城180多公里,有一条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高速公路。公路两边有钢护栏,中间有绿化带。可能年久失修的缘故,多段路面出现龟裂,标线已看不清楚。沿途有多处山体滑坡,许多人民军战士和老百姓正在抢修。看不到施工机械,全是手工操作,但人们干得很卖力气,不少战士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看着这种情形我很感动,不停地挥手向他们致意。朝鲜人民无论战士还是老百姓都非常友好,纷纷招手向我回礼。当时我们不知道那几天朝鲜连降暴雨,回到丹东才听说朝鲜洪灾严重。路上还见到许多人正在修剪绿化带,路边整齐的排放着崭新的自行车。起初我以为是人民军战士的,我问白导,他说是老百姓的。看来网上说朝鲜自行车很少并不属实。

    平壤到开城要经过黄海北道,也是朝鲜主要的农业区。公路两边也都是整齐的农田,阡陌纵横,郁郁葱葱,瓦顶白墙的民族风格文化住宅掩映其中。看着田野里劳作的农民,我不禁又唱起了朝鲜民谣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来,我们大家喜气洋洋,在播种的田野里,好似飞腾的海洋,马达声声多欢畅,响遍山沟和村庄”那一刻,绝对是一种超值的精神享受。

    旅游车经过军事哨卡检查后,到达板门店北方警戒线。我们首先在一个平房里听一位人民军军官对板门店和三八线的情况介绍。军官40多岁,面部表情严肃,他指着沙盘用朝语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旁边一位面容白净的导游小姐担任翻译。大意是:

    三八线即北纬三十八度线,从朝鲜半岛中部穿过。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达36年。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根据国际协议,由苏联和美国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在朝鲜北方和南方接受日本投降。1948年南方在美国扶植下建立了傀儡政权,不久北方成立了朝鲜民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被分裂。1950年6月25日美帝发动侵朝战争,朝鲜人民奋起反击,迅速解放了南方大部分土地。9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北方军队逼迫北撤,联合国军进犯鸭绿江边。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与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经过艰苦奋战,又把战线推回到了三八线附近。

    1951年美帝逼迫与朝、中方面在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边谈边打。板门店位于开城东南8公里处三八线上。原是开城与汉城之间的一个小村庄。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双方以实际控制线为停火线,即军事分界线。军事分界线经板门店同三八线交叉向东、西延伸,俗称三八线。双方从军事分界线向南、北各后撤2公里,成为“非军事区”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会议场和停战协定签署场,在军事分界线北方一侧的“非军事区”内。停战协定签署后,经双方谈判,把会场地点从原来的谈判场迁移到由联合国军方面修建的位于军事分界线上的新会场区,作为军事停战委员会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举行会议和休息的场所。新会场区成为共同警备区,以军事分界线为界,北方在军事分界线北侧修建了“板门阁”南方在军事分界线南侧修建了“和平之家”并且各设有自己的岗哨。

    我们在北警戒线前排好队,又经哨卡检查后徒步穿过警戒线大门,进入北方非军事区。大门上方写着“亲善团结”四个朝文大字。旅游车经哨卡检查已在大门内等候我们。这时一位背枪的人民军战士上了车,朝车内环视一周,然后带车驶向板门店会场区。这里虽然已是军事前沿,但还种着庄稼,我看到一位朝鲜中年妇女正在侍弄人参一样的东西。向南行驶约1公里,看到一大一小的2幢木建筑,小的就是朝鲜停战谈判会议场,大的就是停战协定签署场。我们下车又接受了一遍检查,才在朝方导游的带领下去参观停战谈判会议场。

    停战谈判会议场面积不大,两张长桌摆放在中间。担任解说和翻译的还是那位人民军军官和面容白净的导游小姐。军官说停战谈判历时近两年,共进行了150多次,双方唇枪舌剑,进行过激烈的交锋。朝、中谈判代表紧密团结,迫使美帝国主义屈膝认输,签订了停战协定,朝、中人民赢得了最后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建立的功绩朝鲜人民至今没有忘记。听了军官说的一席话,团友们感受到一丝暖意,纷纷拍照留念。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停战协定签署大厅。据说当年联合国军曾提出临时搭个帐篷,偷偷签署停战协议。但朝、中方面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赶建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停战协定签署大厅,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在此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停战协定签署大厅原为木质结构,后来由朝方按原样改建成永久性的钢筋水泥纪念大厅供游人参观。门口上方有一只和平鸽。门前有一个纪念碑,上书“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场,1953年7月27日”字样。

    走进停战协定签署大厅,只见三张长桌摆放在大厅中央,桌子上原样摆放着停战协定签署文件,朝鲜国旗和联合国旗分别放在桌上的玻璃罩内。人民军军官说,1953年7月27日就在这里由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方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有团友悄悄议论:怎么没有彭德怀元帅呢?为什么没有我国国旗?我也有点疑惑不解。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才解开疑团。原来我国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即民间组织形式赴朝参战的,而非国家军队对美宣战。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时考虑到领导人的安全,双方的最高司令官都没有到现场,而是在后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金日成是在平壤签字的、彭德怀是在开城签字的、联合国军司令官是在南方汶山签字的。签署时双方事先没有商定要插旗帜,但联合国军临时插上了联合国旗;朝鲜方面也临时由开城地方政府送来朝鲜国旗插上了。这是历史事实。

    当我坐在停战协定签字桌旁,抚摸着当年签署的停战协定文件,注视着鲜艳的朝鲜国旗和有点陈旧的联合国旗,不禁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苍桑感。

    在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场拍照留念后,我们又乘车继续南行去参观新会场区。沿途看到许多铁丝网和水泥柱,战争的气氛仍没有完全消除。在会议场区入口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有手写体“金日成”三个朝文大字,落款时间是“1994、7、7”我们在碑前排好队,人民军军官说:这是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在逝世的前一天,亲自审批有关祖国统一文件后,留下的手记。统一祖国成了金日成主席最大的遗愿。

    步入新会场区,一眼就看到7栋天蓝色简易木板房。朝鲜人民军战士荷枪实弹、站得笔挺,守卫在门前和房侧。其中有一间房门大开,这就是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室。走进会议室,只见会议室大约100多平方米,有南、北两个门,南边的门关闭着,两位人民军战士佩带手枪肃立门边。室内有一张长桌,桌上摆着麦克风。人民军军官说,麦克风正好在军事分界线上。开会时中、朝代表和美、韩代表以麦克风为界分坐两边。只有在这间会议室里,双方代表不受军事分界线的限制可以自由走动,越过军事分界线。人民军军官指着窗外,我看见室外有一条宽约50厘米、高约5厘米的水泥台。他解释说,这就是把朝鲜分隔成南、北两方的军事分界线,它绝对不可跨越。军事分界线向东、西延伸,横贯朝鲜半岛,全长246公里。我先坐在麦克风旁边照了相,又越过军事分界线,在南方的土地上和严肃伫立的朝鲜人民军战士照了相,留下了最有意义的纪念。

    我站在板门阁二楼的看台上极目远眺,青山绿水绵延千里,南方的“和平之家”就在对面,但看不到美、韩人员。我问白导:“怎么不见南朝鲜军队?”站在我旁边的其导马上纠正说:“不对,不是南朝鲜军队,是美国雇佣兵!”白导说:“美、韩人员只在韩国旅游团来时才出来。今天没有韩国旅游团来参观。可能是听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代来了,吓坏了,不敢出来了。但他们在室内隔着玻璃窗偷偷看着你们呢!”

    板门店因是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谈判场地和停战协定的签署场地,成了朝鲜战争的标志。停战谈判会议场和停战协定签署场连同新会场区,现在都变成了旅游观光的景点。但是韩国游客只能参观新会场区,不能参观停战谈判会议场和停战协定签署场,因为它们在军事分界线北方一侧的“非军事区”内。据说新会场区内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室轮流接待来自朝鲜和韩国的游客。当朝鲜游客参观时北边的门打开,南边的门关闭,会议室里由朝鲜军人值勤;当韩国游客参观时南边的门打开,北边的门关闭,会议室里由韩国军人值勤。看来我们比韩国游客幸运多了。

    结束三八线和板门店的参观游览,我们去游览开城市并用午餐。开城是朝鲜半岛第一个统一国家—高丽的首都,公元918年至1392年高丽王朝建都于此。现为朝鲜中央直辖市。是高丽人参的原产地。市内有高丽国王王建陵墓、朴渊瀑布等文物古迹。白导介绍说,开城在战争前属于南方,停战协定签署时在我方实际控制线内,战后属于共和国北方,所以开城的南、北离散家属特别多,开城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也特别强烈。他又说,我们统一祖国的方针与你们中国不同。你们是“一国两制”我们是“一国两府”北、南以联邦形式组成中央政府,实现国家统一。他问:“大家支持我们统一祖国吗?”团友们齐声说:“支持!”

    进入开城市区,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伸向远方,街道两边有许多高楼,尽头是高大的金日成塑像,这就是开城统一大街。穿过大街,拐入小区,具有鲜明朝鲜民族风格的建筑物错落有致。白杨摇曳,垂柳依依,街道上行人车辆稀少,一派宁静、祥和。从整体来看,开城市相当于我国一个普通县城。

    驶过一座小桥,便到了市中心的高丽博物馆。高丽博物馆也叫成均馆,始建于公元992年,是朝鲜最早的大学。占地7万平方米,由12栋主建筑、6栋辅助建筑组成,馆藏文物古迹达1000多件。馆内古木参天,银杏、草坪、石塔随处可见。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朝鲜古老的历史和文化。

    在高丽博物馆门口,我看到一位中年人摆着地摊,出售开城刺绣,构图精美、色彩艳丽。一问价格,一幅300—400平方厘米的刺绣80元人民币。在大门前的商店里,出售开城人参制造厂出品的高丽人参,绝对正宗没有假货,但价格不菲,一盒37克的140元、75克的250元。看来朝鲜人做生意也是很精明的。

    参观过高丽博物馆,我们回到统一大街的统一馆用午餐。午餐是份饭,每人13个大小不等的铜碗,有泡菜、黄瓜、鸡蛋、糯米糕等,主食是米饭,是一顿地道的朝鲜式风味餐。尤其是泡菜和糯米糕味道可口,很合我的口味。预订了人参炖鸡的四位团友单独一桌,正在品尝开城的珍贵地方名吃。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朝鲜姑娘跑前跑后,热情地为大家服务。我抓紧时间用完餐,跑到街边遥望了一眼大街尽头那身躯伟岸的金日成塑像。在统一馆的商店里,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朝鲜观光中介绍开城的背景音乐,想不到引起一位售货员小姐的好奇,她回过头来冲我莞儿一笑,大概是说,一个中国人怎么会唱我们这里的民谣?我笑着对她说:昨天刚看阿里郎,今天又唱“开城曲”!音乐真是无国界的语言,一下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离开开城的时候,我的思绪又一次飞回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青山处处埋忠骨。30多万中华优秀儿女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朝鲜和祖国的安全,保卫了东方乃至世界和平,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英雄战歌。现在,战争硝烟早己散去,人类社会也跨入了二十一世纪。然而朝鲜半岛军事对峙依然严重,那一条军事分界线仍然把三千里锦绣江山人为地一分为二,无情地阻隔着北、南人民的往来,使无数的家庭骨肉分离。我衷心祝愿在不久的将来,和平统一能降临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anolu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anolu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anolu并收藏anolu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