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杜君鹏文集 > 担柴的启示

担柴的启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杜君鹏文集最新章节!

    上学的时候,每年暑假,都要到离家十几里的山上去放牛。

    路远,每天来来回回的不方便。于是我们便拎了干粮,住在山上的石屋里。十几个人住在一起,在石屋前的空地上盘了锅台,各做各的饭。菜大多是打的山韭菜什么的,可以混着吃。乡里乡亲的,又都是在山上自己打的,没什么值得心疼的。顶多吃完了再打,费点力气而已,反正山上野菜多了去。干粮却隔三差五的回家去带,不能就地取材不是?要不绝对不回家去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贫穷、僻壤的家乡,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乡亲多得是,我家也好不到哪儿去。

    放牧之余,总要捡一些干树枝什么的。在不济的,像我,十几岁的男孩儿,三五天,也能攒够了一大挑柴火。下山拿干粮时,挑回家给爹妈当柴烧,让含辛茹苦的父母省点儿心。

    那时候年龄小,不会扎挑子,也不知轻重。反正干粮吃完,柴也攒得差不多了,就央同村的叔伯兄长给扎挑子。乡下人实在,有求必应。不用担心吃“闭门羹”遭人拒绝。

    人家给扎挑子时,我就屁颠屁颠的忙前跑后,递柴、递绳子,不亦乐乎。看挑子小,就嚷嚷着再加点儿,生怕挑少了,遭人笑话。更重要的,是多挑回家点儿,让爹妈多烧几天。叔伯兄长们扎好挑子,总要先用手拎着试试分量,怜爱地开玩笑说:远路没轻重。小孩子,肩膀嫩,恨不得大载。压不长了,长大咋寻小妮儿哩?还不依我哩!旁边帮忙的很多人就哄笑起来,仿佛我真的娶不来小妮儿,不依人家似的。

    的确,还是乡亲们说得对“远路没轻重”挑子搁上肩膀,压得我龇牙咧嘴的。那滋味、那感觉,一下子便弥漫了身心:“干活多不容易,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好不让爹妈受罪。”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挑的回数多了,便有了不同的体验:目标很明确——家;任务很清楚——担柴;但柴火的轻重,又决定着不同的感受——

    挑子小,感觉轻得很,身上没压力,挑着走路,若闲庭信步,悠闲自在,自然慢吞吞的,走不快。

    挑子大,根本就挑不起来——“不堪重负”在这儿就是最精辟的诠释。若勉强为之,定挑不了多远,受不住,还想挑下去的话,必须得扔掉一些柴火。不会扎挑子啊,还是明智点儿好,在没出发之前,请老乡再费费事儿为妙。

    挑子适中,不重不轻,放在肩上,能担得动,但压得慌——不能扔掉不是?丢掉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不是怕人笑话,更不是我个性所为!还有,更对不起辛辛苦苦的父母。肩膀上火烧火燎的,腰也被压得直不起来了。再后来,肩膀就麻木了,一趟下来,肩膀头儿上的皮,被扁担磨掉了,火烧火燎的,还直渗血。累得几天歇过不来劲儿。

    下次挑柴,肩膀上没好的血痂,又被扁担打破了,鲜血直流。磨破了再结,结了痂再磨破——1994年我考上学,去学校报到时,暑假肩上的血痂还没有好。流血了,肩膀火烧火燎地疼,扁担上、肩膀上湿漉漉的,分不清哪是血,哪是汗。没办法,只好咬牙坚持着——“坚持就是胜利”嘛!谁让咱是农民的孩子、山里的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途中十几里山路,为减少压力,唯一能做的就是紧咬牙关,健步如飞,呼吸急促,拼命往前赶,意识几乎没有——心里只有一个意念:“快走快走快快走!”当然还得注意脚下,既不能绊着石头什么的,也不能碰着路旁多如牛毛儿的大大小小的树木。不然,前功尽弃不说,还得头破血流。赶同样的路程,时间用得少,劲儿也省了,两全其美。

    如今长大了,回头想想:做人,可不同挑柴一样——有目标,也得有一定的压力。压力却必须有度——压力过大,身心不能承受,后果不言自明;压力几乎没有,浪费“资源”——人力、物力、时间,不能达到人应有的水平;压力适中,既累不着,又使不坏。当局者自然能坦然面对现实中的不幸、困难、挫折和挑战——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做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然显智慧、出效率、省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杜君鹏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杜君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杜君鹏并收藏杜君鹏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