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东方逸文集 > 游走曲埠

游走曲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东方逸文集最新章节!

      要去曲埠出差了,几个同事都说像我这样喜欢读书的人,一定要到三孔去看看。早就听说过三孔的名气,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不会错过。

    走出汽车站,前行了不远的一段路,远远地就看到一道城门,心莫名的激动起来。穿过城门,就来到了孔庙的南门。看着那高大的牌坊、参天的古木,激动的心情在不断的膨胀,欣喜之情也油然而生。可惜尚有工作未完,不能尽兴游之。

    找了一处旅馆住下,本想向老板租辆自行车,进行定位数据的测量。老板却很大方,不肯收我的钱。我问了几个地方的行走路线,老板一一说与我,然后又对我说:“你到了那附近,随便找个人问问,都会告诉你的。”话语中充満了自信。事实确如他所说,我问路时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热情的告诉我,他们都把给人指路当成一件愉快而骄傲的事来做,其中一位老大爷更是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了十多分钟,让我感动不已。我问旅馆的老板,这是不是受了孔子文化的熏染。他含笑点头。

    骑着自行车走在石块铺筑的路上,两旁是古香古色的城墙,前行中时不时的遇到几块石坊。虽然是初次来这里,却并不感到陌生与距离感,好像我和这座城市早就相识。开始喜欢她了,喜欢这里纯朴热情的民风和厚重悠远的文化。曾经对自己说,最喜欢的居住城市是济南。现在若有人再问起这个问题,我也许会说是这里。这种感觉在北京时没有,那个城市虽然是首善之都,却有着太多的喧嚣与排外。还去过威海,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清爽的海风、整齐干净的街道,更有着烟波浩渺的大海。这些都曾让我心驰神往,但当我设想在那里居住时,却从心里发出一个反对的声音――这里并不属于我;也许更确且的说,我不属于她。

    忙完了工作,我终于可以心无所羁的游玩这儒家的圣地了。手拿着一把折扇,附庸风雅的摇着就去了孔府。两旁依然是古木参天,时时听到鹭鸟的鸣叫。所有的一切都体现着“传统”两个字。孔府里最多的是石碑,历朝历代皇帝撰写的碑文。没有请导游,我是个天马行空的人,不想受人限制。况且想听关于名胜的介绍,我可以随便站在某个旅游团的旁边,做个旁听生。而且我可以游走于各个旅游团之间。别人游孔府是一个导游陪同,而我却拥有诸多的导游。

    折身返回时,远远的看见一个女孩和一只鹭鸟相持而立。心中有些好奇,不知这女孩和那鸟有何渊源。又怕冒然上去,会惊花扰月。只等那女孩走了,我才奔那只鸟儿而去――我真正关心的是鸟。它呆呆的站立在那儿,我看到了它的眼睛,居然是白色的眼珠,没有丝毫的光彩。我在几米开外不知所措的看着它。这种场景有些鲜见,不一会儿就引来了几个围观的人。我和他们一同在猜测小鸟的遭遇。我靠近它,试探着去抚摸它的羽毛,它只在我的作用力下动了一下,并没有太大的反映。过了一会儿,它开始走动,竟然伸着长长的喙直奔我而来。让我有些“花容失色”连忙后退。旁边游人大笑,还不时的开着我的玩笑。一个中年人,带着他的两个女儿也在围观之列。两个孩子心生怜悯,唏嘘不已。他的父亲试着抱起小鸟,抛到空中。那鸟儿似乎失去了飞的能力,挣扎着落下来。两个女儿看到这里,已是大喊大叫,责怪父亲的鲁莽。父亲倒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连声安慰她们没事的。然后拉着她们走了,其中一个孩子边走边回头看,还不停的念着:“它怎么办?我们把它留在这儿吗?”看到此情景,我微笑着在一旁安慰着她:“没有人会伤害它的。”来这里玩的人,大多是奔景致来的,多半都不会对这只鸟有什么想法。顶多只是围观而已。

    我依然边走边摇着折扇,想像着自己是一个儒士。倒也吸引来些许的目光,一个小男孩也建议他的爷爷买把折扇,引得我暗自偷笑。好多名胜古迹传扬在外,可是真正一睹芳姿时,却有着或多或少的失望。广告毕竟是广告,与真实总是相差一段距离。孔庙也给了我些许的失望,有点不过如此的感觉。是我把它想像的太好了,才会造成落差。其实,它之所以出名,自然有它的出众与夺目之处。首先,它的历史价值自不必说。其次,各朝的皇帝、历代的名士留传下来的碑文匾额,是难得的书法珍品啊。还有,那巧夺天工的龙柱,精妙绝伦的“勾心斗角”都是建筑雕刻史上的浓重手笔啊。说到“勾心斗角”我得介绍一下了。这个词其实最早是指建筑上的一种设计,孔庙中的建筑是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陆续建起来的。后来的建筑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将外翘勾檐与原来的巧妙叠加在一块,称之为“勾心斗角”这是中国工匠的智慧结晶,不知为何后来演绎成了形容人际关复杂的词。我在孔庙里还发现了一副有意思的壁画,石壁上的动物,有着硕大圆滚的肚子、细长的脖子和尾巴。怎么看都像只史前的恐龙。有了这个奇特的发现,急于告诉别人知。偏巧那要买扇子的爷孙在旁边,我便不管是否相识、不管他们是否感兴趣,兴奋的告之他们。没想到他们与我的感觉相同,又是乐事一件。

    看看时间快要5点钟了,还能去浏览一个地方。孔林或孔府,我只能选一个地方。我以为孔府无非又是一些建筑而已,看过了孔庙,孔府已没有去的必要了。况且,我喜欢自然景致。于是就选择了孔林。(后来,我在图书馆查阅了孔府的资料,才发觉孔府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那千年何首乌、五柏抱槐、明朝官服、大堂仪仗都是我未曾见过的。而孔林是最没意思的,除了茂盛的树木、耸立的碑林和石兽,再无其他了。)从孔庙去孔林,本来是想乘马车的,无耐价格太贵,我只好改乘另一种当地有名的交通工具――“倒骑驴”来这儿之前,同事曾提到过它。当时,我不以为然,还以为真像张果老那样倒着骑毛驴呢。其实,这种工具就是一辆三轮车,只不过平常的三轮车,前面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轮子,骑车人在前面,坐车人在后面。而所谓的“倒骑驴”则是相反的,前面两个轮子,后面一个轮子,坐车人在前,而骑车人在后。这样便于坐车的人欣赏风景。我猜想这又是曲阜劳动人民的一大发明吧。在路上见多了这种车辆,对它产生了兴趣。我一直在考虑它的转向问题:两个轮子和车厢都挪到了前面,会不会不好转向呢。我租了辆车,快要到孔林时,我央求车夫让我骑一会儿,他爽快的答应了。车子并不难骑,而且转向也是非常的平滑,我陷入体验新鲜事物的快乐之中。旁边的当地人看见了,夸我骑的好,颇让我得意了一回。一直跟着我的导游更是拿我开玩笑,你不用给他(车夫)钱了,他应该给你钱才是。导游是个小姑娘,我坐的车刚出城门就被她盯上了,一直跟着我,游说我请她做导游。我本无意请导游的,耐不住她的死缠软磨(这里面大概还有点怜香惜玉的想法),更是被她的一句话给忽悠了。她告诉我,孔林很大,走一圈大概要五六个小时,她带着我只浏览几个有名的景点,可将时间大大缩短的。于是我就默认了。

    在她的带领下,我先去参观了孔圣人的墓及他儿子孔鲤和孙子孔伋的墓。那个导游说的很快,我稍一不注意就漏听了。可恼的是,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缠着我非要我照像,而且不知从那里听来一句俚语――“旅游不照像,等于瞎胡逛”将此奉为经典,不停地在我的耳边念诵着。因为风景好,我兴致也好,开始还含笑告诉她,这是别人的观点,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可她一直喋喋不休的说,让我根本看不下风景去,于是我只得怒目相视,将其赶走。后来,又遇到一妇人,又是缠着我坐她的三轮车。我只得又耐着性子,说我喜欢走着。她还不罢休,说路途遥远,要为女导游考虑。我又无法看景了,想着被导游牵着,于我散逸的性格不符,亦不会玩的尽兴;况且有她在,我就会经常受到打扰(猜想这些人彼此都认识)。索性我给了她导游费,让她先走,我独自上了路。她有些惊讶,确切的说应是惊喜。谢过后就匆匆而去了。我的耳边清静了,我又可以一个人摇着折扇,逍遥的游赏景致了。这里除了偶尔闪现的墓碑和石兽,并无什么景致。倒是茂盛的树林与草丛,将宁静锁住,装饰出一个世外小桃源。只可惜天气太闷,心情不太爽。若是有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那便是一个仙人所处的胜地了。当初,导游吓我说要用五六个小时才能走完全林,而我绕了一圈只用了一个小时。别人的话真得不能轻信的,还是要相信自己。我又折回了孔圣人的墓地,想一个人尽情的再看一遍。第一次来时,虽有导游讲解,脑子被吵得凌乱,所记住的不多。于是我又温习了一遍。刚巧碰到了一群韩国人,他们有专业的导游。我又听了一遍,才将相关典故记住了。果然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啊。早就听说韩国人尊崇儒教,他们离开的时候,有几个人非常虔诚地向孔圣人的墓碑参拜行礼。这让我这个华夏子孙有些汗颜,我也上去拱手作揖,向圣人行礼,以示景仰。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东方逸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东方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方逸并收藏东方逸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