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冬月文集 > 清明祭

清明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冬月文集最新章节!

      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祭拜形式。三十多年前,父母从外省来到这座小城,携来的仅是简单的行囊和两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家乡繁杂的风俗没有带来,我们也一直过着平静而简单的生活。十多年前,我嫁得一个本地的郎君,才真正见识本地风俗的繁琐,那个“繁”完全可以用“烦”替代。

    婚后第二年,公公因病过世。按这里的习俗,新坟要在清明节当天或之前扫墓。这天,妯娌五点就起来宰鸡杀鹅,说风俗宜早不宜晚。鸡鸭放烧开的锅里要慢煮两个小时。这慢是怕急了绽皮脱骨,那样就不适合祭祀用了。因为事情很郑重其事,连鸡头鸭头的定向都颇有讲究。正位、朝上,那样看起来和活的时候没两样。要弄出这样的绝活来得先用筷子固定(不能戳穿皮肉),然后用温火热汤一勺一勺的从上浇,直至它成型。完成这工序往下是做碗头,这个就简单多了。香肠可做一碗,扣肉做一碗,煎几个荷包蛋也可以做一碗。如果先人生前爱吃的菜也可以做上,凑足五碗就可。这同时还要做饭、烧茶。大约三个小时后大功告成,就可以祭拜了。家里一般都有祖宗牌位,先上香,再斟茶倒酒。大的节日用五牲,一般用三牲就可以了。一左一右还得放上两棵生菜,意为生财。上了香,才正式跪拜。酒过三巡,然后烧纸钱,放鞭炮。这样又忙乎了大半个小时,才小车、面包车满载着大大小小几十口人,一路颠簸了十多公里到乡下的祖坟地。

    坟地分两处,一处是曾祖的,另一处才是公公的。曾祖的墓地在一个稍稍高起的坡地上,四周一片矮小的丛林。路正在修建,车子进不到里面,大家只有下车步行。小孩子呼啦就跑远了,稍大的帮忙把祭品、鞭炮,还有解决肚子的饮料食物等扛上,走上一段绵绵长长的泥路,才到了相思树下。只见祖父母两个稍见荒凉的坟头静静地伫立着,注视着前方那一望无边的丢弃的田地。惟有坟旁的两棵高大的相思树傲然挺立,与祖坟相依相伴了多年。

    叔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也快谈婚论嫁了——已经准备好了锄头这样掘草皮必备的工具。乡下人力气大,几锄下去就是圆圆的一张草皮。我们忙不迭地捧起草皮,往坟头上层层叠叠地覆盖。有了青绿的草皮,无言的坟头瞬间就有了灵气,变得生动起来。接下来,是给碑文上色。时间长了,原先的红漆已经脱落文字也变得模糊。上色要很细心,字小,毛笔用不惯,通常用棉签代替。油不能沾多,多了会往下滴,那叫流泪,长辈们认为不吉利。

    完成了上色,接着是燃火焚香拜祭后土。蜡烛要成双成对。香又分大中小,各要奇数,一般是以三、九为准,坟前坟后都要插。然后女眷们张罗铺就祭品。先茶后酒还有牲口。除了鸡鹅,为了显示容光,会特意要个金猪——烧猪。等一切准备就绪,几十号人齐刷刷就跪在坟前。婆婆是长辈,嘴里念叨着我们似懂非懂的“祭文”大家也都虔诚地双手合十,心里默念着祈祷平安之类的话语。

    茶酒过三巡,方可烧纸钱。纸钱的种类很多,有引路钱、金钱和银钱。另外还有和真物相差无几的衣物鞋帽房子汽车之类,还有仿真的特大号人民币,数额成千上万。孩子口无遮拦地“没想到阴间花钱比阳间厉害。”纸钱原是一摞一摞的,通常要一张一张揭开一张张往火里轻放。这道工序太麻烦,所以燃放鞭炮才是孩子们最高兴的。

    拜祭了后土,同样的程序又到坟前重复一遍。最后,几万头(一般小封的就可以)的鞭炮在坟头铺开,一圈圈上绕。浓烟随清风拂过,迷糊了前方的田地前方的景致。礼花也在白炽的阳光下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美丽光亮,在震耳欲聋的炸响声中,宣告这一次祭祖暂告一段落。

    这一折腾下来,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已是中午时分,大家都饿得心慌脚乱。有的孩子早已按捺不住,可大人通常不允许,因为没有完事就先吃那是和死人争,还是不吉利。在相思树下席地而坐,面包蛋糕显得异常的香熏可口。稍事休息后,马上又得赶第二个坟地——公公的新坟。公公的坟就在和敬老院一墙之隔的空地上,同样有棵高大的相思树。相隔不远,又是外曾祖母的坟。

    同样的事情又一次次重复着。公公的墓碑是块青灰色的大理石,足有一米多高。红字清晰可见。子和孙的大名都刻上,惟独媳妇们全摒除了。想来,女人的平等在各地的风俗里还有各有阐释的。

    等一切忙完,已经下午两点了,小孩还得赶下午的课,好在乡下的亲戚已经备好大锅的热汤,粉一烫过,就可以端上吃。乡下有很正宗的沙虫干,孙媳妇手艺特巧,炒出来的沙虫金黄金黄,又香又脆。孩子们哗啦就哄抢了,嚼得津津有味。一会儿工夫,一碗汤粉一扫而光。送走了小孩,女眷们通常会小坐一会,因为男人们还要喝上一杯,兄弟叙叙旧。这些,早已不是什么费心费力的事了,然而更艰难的戏还在后头,那就是几十人的晚餐。

    十多年就这样过来了,每年的清明除了天气偶有变化,几乎大同小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都长大了,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在国外读书。清明的热闹俨然已经没有昨日的兴盛。最近一两年,文明祭渐在这个小城兴起。公墓和鲜花,已经是走向文明的一个见证。然而,多少已经被屏弃的旧俗一样在这个大家庭中延续着。只有期待着,有一天鲜花祭祖也能成为这个家庭的新鲜事。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读心医妃唐可心赵洞庭颖儿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军火妖妃娘娘嫁到:陛下,好生伺候!

冬月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冬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冬月并收藏冬月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