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红楼之奶娘的奋斗最新章节!
第十四章
一会儿,小月便拿了来。看了看,顺手给了身边的丫头。又跟着贾敏说了两句话,再才起身去了史氏的上房。
当然没多大一会儿,史氏的赏赐便赐了下来。说是难为她一片心思为姑娘。特意赏的她。唐朝接过,又跟着来人去谢恩。心中对自己的这笔买卖的定性,那是摆的老高了。
一分钱没花,还得了这么大的实惠。赚大方了。
其实唐朝也不是没有想过,拿着这些个古代人一时间没有想到的东西开个小店,挣些钱。就像那些一到古代就做大生意,富可敌国的穿越女们。
但唐朝是真的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的。小聪明是有的。但大聪明,摇摇头。还真的是投胎时忘记带了。
与其到了最后虎头蛇尾或是在因此惹出什么祸事,还不如现在消消停停地挣点钱呢。至少省心不是。
史氏赏了唐朝,张氏替贾瑚也放了一回赏,而这事的主角贾敏更是不会不赏。一套贾敏以前带的小首饰,还有贾敏亲自抄写的两本书。
贾敏很喜欢自己抄书,一是因为书籍可供贾敏做批注的地方太少了。二是抄一遍书,可以将自己的意思都写在书页上。长永留存。
但史氏却管的严,说是这么抄书怕累着贾敏,所以贾敏的手抄书并不多。能给唐朝二本就不错了。
当然了,之前唐朝也得了贾敏不少的手抄书,三百千就各一本呢。
且不提贾敏手抄书事情,唐朝在等了赏后,心满意足极了。于是在晚膳的时候特特地跑到了二房王氏那里,将给新出生的哥献了上去。
王家的家教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那不代表男人也要这样养。大房袭爵,可是现在歌舞升平,没有战事,这武将的爵位不过是越来越低,哪有文官升的高。
所以在王氏心里,她的儿子将来是一定要科举出仕的。所以唐朝的这份礼算是捎到了痒处。
再一来,唐朝并未因为她生的哥是二房的便轻视,也并未因是刚出声的孩子,便无事,这一点怎么能不让王氏心里高兴。
王氏心里一高兴,连声叫着身边侍候的丫头找出了好几包她的旧衣服赏给了唐朝。
“你娘就是个好的,没想到你也不错。这些衣服都是我穿过的。你拿回去穿吧。”
唐朝心时一噎,泥玛,就不能赏点银锞子吗?就算这也不行,给个一吊半吊铜子也行呀。可是就算是心里这么想,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感恩带德的样子来。
“多谢奶奶赏赐,奶奶的衣服自然都是好的。前儿奶奶赏我妈的那些衣服,我妈除了年节的时候,平时还舍不得穿呢。现在您又赏了奴婢这么多,回头我妈还不得吃奴婢的醋,说您偏疼我,不疼她呀。”
周瑞家的一听便笑了,“你回去告诉你妈能着穿吧。也不知道是舍不得奶奶赏赐的衣服,还是舍不得自己的手艺。”
周瑞家的说完,王氏也笑了。王氏这些年都习惯穿着唐婆子做的衣服了。就算是贴身侍候的人手艺有多好,也不爱用。毕竟是从小就给自己做衣服的人,用着就是顺手。
所以王氏大多的衣服,都是唐婆子的手艺。周瑞家的这么一说,到是让王氏笑了出来。
“这个周姨可跟我说不着。你若是有时间,还是自己跟我妈说吧。不然别说她自己舍不得穿,就是婢子想穿,我妈估计都说要留着过年穿呢。”
唐朝说话,一般都是带着语气表情的说,让人听了,看了,特别的生动。所以被关在屋里做月子的王氏很是留了唐朝说了半天的话呢。若不是周瑞家的看着不像,估计还要说上掌灯方停吧。
送了礼物,没两天便到了贾敏出嫁的正日子。这一天,贾敏十里红妆的被从荣国府的大门抬了出去,看得唐朝不禁咋舌。
这些嫁妆能盖多少个世.贸.大.厦呀。
盖一个,咱炸一个。估计到林妹妹出生还有剩呢。
话说这么多的嫁妆,这贾家到底是怎么让林妹妹一草一纸都身不由已的呀?
这未成年托管费实在是太高昂了些。
说到此,唐朝又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林如海,这位千古傻爹,跟他的闺女是一样出名的。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不知道林如海的人生是不是也是如此。反正唐朝是羡慕这样的人生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千里做官,为的是啥?傻子都知道呢。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林如海还是少年探花,翰林院的学士。所以贾敏此时尚要在京城逗留数月,待几个月后,通过官员三年一次的考核。想来那时林如海下放地方的文书才会发出来吧。
而一直不在调上的唐朝,这时才发现,也许贾敏这一走,这辈子她们都可能再无相见之期了。想着想着,唐朝的眼泪便落了下来。好不伤心。
“唉,这孩子是个重情重义的。敏儿这一嫁,这孩子倒是先伤心起来了。”听到史氏这话,唐朝才想起来此时此地,她正站在史氏的正房里。
“太太恕罪,是奴婢失态了。只是奴婢一想到姑娘嫁人了,就要住在别人家了,心里就觉得舍不得。别人家哪有咱们自己家好呀。”
“噗哧”一声,张氏笑了场,“可够了我的了,你家姑娘虽是出嫁了,成了别人家的,但林家以后上上下下都是你家姑娘做主,你还想怎么不舒服呀?”顿了下,张氏又将脸转回来,看着史氏道,“太太也不要多想了。还是好好的养足精神要紧,过两天妹妹回门,您再伤心也来的急。更何况明年妹妹要是抱着个孩子回来拜年,可有您老忙的。现在呀,能过几天轻松日子便过几天吧。”张氏说完,还一脸特麻烦的样子。
唐朝就纳闷了,张氏为什么这么能说,难道那个王熙凤其时就是张氏转世投胎的?不然这上下嘴皮一巴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有这样的儿媳妇活在世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史氏的幸运。反正唐朝知道,这样的婆婆一定比史氏更难侍候。
可怜的瑚大奶奶,琏二.奶奶!
您二位的婆婆都成了精了。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贾敏的回门过后,整个婚礼也结束了。然后,连王氏的月子也出来了。此时也不过是三月初。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史氏搬到了荣禧堂后面的荣庆堂。然后象征着一家之主地位的正院正房便空了起来。
一直住在正院东面小院的二房便有了些尴尬。
荣禧堂的正房空了出来后,张氏便着手进行了打扫归置。在二房贾政一家搬出来后,大房正式入主了荣禧堂。
至于二房的贾政和王氏,竟然搬到了梨香院中去。也不知道张氏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果然是为母则强吗?
经过出孝后一年来的刷好感,史氏对大房的印象也越来越好。但对二房的疼爱却也是实打实的。原来她是准备让贾政他们和大房互换一下居住的地方的。
但张氏却言,东院虽还不错,但离正院实在有些远了。太太想孙子了,还是二弟与二弟妹过来请安都有些脚程。太太现居荣庆堂的正院后面,还有先老爷当年居住的梨香院。虽没有东院大,但住二弟一家却是绰绰有余。
梨香院自有通向外面的门,进出也方便。二弟日常上朝,若是住到了东院,去大门还要绕半天的廊道。回来时也是如此。何不如住在梨香院中?
最最要紧的是从史氏院子的后门出去,走上几步便是梨香院。这院子也算是离史氏最近的了。距离近,规模大小也都好,还是当年家主晚年休养生息之所。
张氏的话,史氏认真想了,也觉得梨香院不错。说是小,但其实也没有比东院小多少。最重要的是离她这宋庆常却是近了一半的距离。而且大儿子住在自已东面,小儿子住在自己的西面。都离自己很近。
所以想罢,当下便让贾政一家先搬到了那里。腾出了院子后,张氏才稍微清理了一下,便带着大房的家拾搬了过来。
张氏之所以不让二房住东院,确实是有私心的。自古以为都是东方属贵。一个不袭爵的二房住到袭爵的大房东边算是怎么回事。而且东院还有一个小花园,怎么看都是给当家长子居住的地方。
张氏是想好了,那房子将来给瑚哥儿留着做新房的。此时便没有道理让二房的人给占了。
张氏的想法非常的不错。要不是贾瑚没死,她这会早就缠绵病榻了。既不会有时间和心情去史氏那里刷好感,也不会有心情想这些。而史氏自然是把有孩子的二房留在正院了。那时,自己儿了死了,二房生儿子了,是一气。婆婆搬出正房了,却将正院留给二房又是一气。气上加气,好不容易调养好了,又因着怀孕而败了身子,到死的那天也没有住过荣禧堂一天。
现在张氏搬到了荣禧堂,又得陇望川地连东院都不愿意让出来。也是人才了。
第十四章
一会儿,小月便拿了来。看了看,顺手给了身边的丫头。又跟着贾敏说了两句话,再才起身去了史氏的上房。
当然没多大一会儿,史氏的赏赐便赐了下来。说是难为她一片心思为姑娘。特意赏的她。唐朝接过,又跟着来人去谢恩。心中对自己的这笔买卖的定性,那是摆的老高了。
一分钱没花,还得了这么大的实惠。赚大方了。
其实唐朝也不是没有想过,拿着这些个古代人一时间没有想到的东西开个小店,挣些钱。就像那些一到古代就做大生意,富可敌国的穿越女们。
但唐朝是真的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的。小聪明是有的。但大聪明,摇摇头。还真的是投胎时忘记带了。
与其到了最后虎头蛇尾或是在因此惹出什么祸事,还不如现在消消停停地挣点钱呢。至少省心不是。
史氏赏了唐朝,张氏替贾瑚也放了一回赏,而这事的主角贾敏更是不会不赏。一套贾敏以前带的小首饰,还有贾敏亲自抄写的两本书。
贾敏很喜欢自己抄书,一是因为书籍可供贾敏做批注的地方太少了。二是抄一遍书,可以将自己的意思都写在书页上。长永留存。
但史氏却管的严,说是这么抄书怕累着贾敏,所以贾敏的手抄书并不多。能给唐朝二本就不错了。
当然了,之前唐朝也得了贾敏不少的手抄书,三百千就各一本呢。
且不提贾敏手抄书事情,唐朝在等了赏后,心满意足极了。于是在晚膳的时候特特地跑到了二房王氏那里,将给新出生的哥献了上去。
王家的家教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那不代表男人也要这样养。大房袭爵,可是现在歌舞升平,没有战事,这武将的爵位不过是越来越低,哪有文官升的高。
所以在王氏心里,她的儿子将来是一定要科举出仕的。所以唐朝的这份礼算是捎到了痒处。
再一来,唐朝并未因为她生的哥是二房的便轻视,也并未因是刚出声的孩子,便无事,这一点怎么能不让王氏心里高兴。
王氏心里一高兴,连声叫着身边侍候的丫头找出了好几包她的旧衣服赏给了唐朝。
“你娘就是个好的,没想到你也不错。这些衣服都是我穿过的。你拿回去穿吧。”
唐朝心时一噎,泥玛,就不能赏点银锞子吗?就算这也不行,给个一吊半吊铜子也行呀。可是就算是心里这么想,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感恩带德的样子来。
“多谢奶奶赏赐,奶奶的衣服自然都是好的。前儿奶奶赏我妈的那些衣服,我妈除了年节的时候,平时还舍不得穿呢。现在您又赏了奴婢这么多,回头我妈还不得吃奴婢的醋,说您偏疼我,不疼她呀。”
周瑞家的一听便笑了,“你回去告诉你妈能着穿吧。也不知道是舍不得奶奶赏赐的衣服,还是舍不得自己的手艺。”
周瑞家的说完,王氏也笑了。王氏这些年都习惯穿着唐婆子做的衣服了。就算是贴身侍候的人手艺有多好,也不爱用。毕竟是从小就给自己做衣服的人,用着就是顺手。
所以王氏大多的衣服,都是唐婆子的手艺。周瑞家的这么一说,到是让王氏笑了出来。
“这个周姨可跟我说不着。你若是有时间,还是自己跟我妈说吧。不然别说她自己舍不得穿,就是婢子想穿,我妈估计都说要留着过年穿呢。”
唐朝说话,一般都是带着语气表情的说,让人听了,看了,特别的生动。所以被关在屋里做月子的王氏很是留了唐朝说了半天的话呢。若不是周瑞家的看着不像,估计还要说上掌灯方停吧。
送了礼物,没两天便到了贾敏出嫁的正日子。这一天,贾敏十里红妆的被从荣国府的大门抬了出去,看得唐朝不禁咋舌。
这些嫁妆能盖多少个世.贸.大.厦呀。
盖一个,咱炸一个。估计到林妹妹出生还有剩呢。
话说这么多的嫁妆,这贾家到底是怎么让林妹妹一草一纸都身不由已的呀?
这未成年托管费实在是太高昂了些。
说到此,唐朝又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林如海,这位千古傻爹,跟他的闺女是一样出名的。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不知道林如海的人生是不是也是如此。反正唐朝是羡慕这样的人生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千里做官,为的是啥?傻子都知道呢。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林如海还是少年探花,翰林院的学士。所以贾敏此时尚要在京城逗留数月,待几个月后,通过官员三年一次的考核。想来那时林如海下放地方的文书才会发出来吧。
而一直不在调上的唐朝,这时才发现,也许贾敏这一走,这辈子她们都可能再无相见之期了。想着想着,唐朝的眼泪便落了下来。好不伤心。
“唉,这孩子是个重情重义的。敏儿这一嫁,这孩子倒是先伤心起来了。”听到史氏这话,唐朝才想起来此时此地,她正站在史氏的正房里。
“太太恕罪,是奴婢失态了。只是奴婢一想到姑娘嫁人了,就要住在别人家了,心里就觉得舍不得。别人家哪有咱们自己家好呀。”
“噗哧”一声,张氏笑了场,“可够了我的了,你家姑娘虽是出嫁了,成了别人家的,但林家以后上上下下都是你家姑娘做主,你还想怎么不舒服呀?”顿了下,张氏又将脸转回来,看着史氏道,“太太也不要多想了。还是好好的养足精神要紧,过两天妹妹回门,您再伤心也来的急。更何况明年妹妹要是抱着个孩子回来拜年,可有您老忙的。现在呀,能过几天轻松日子便过几天吧。”张氏说完,还一脸特麻烦的样子。
唐朝就纳闷了,张氏为什么这么能说,难道那个王熙凤其时就是张氏转世投胎的?不然这上下嘴皮一巴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有这样的儿媳妇活在世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史氏的幸运。反正唐朝知道,这样的婆婆一定比史氏更难侍候。
可怜的瑚大奶奶,琏二.奶奶!
您二位的婆婆都成了精了。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贾敏的回门过后,整个婚礼也结束了。然后,连王氏的月子也出来了。此时也不过是三月初。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史氏搬到了荣禧堂后面的荣庆堂。然后象征着一家之主地位的正院正房便空了起来。
一直住在正院东面小院的二房便有了些尴尬。
荣禧堂的正房空了出来后,张氏便着手进行了打扫归置。在二房贾政一家搬出来后,大房正式入主了荣禧堂。
至于二房的贾政和王氏,竟然搬到了梨香院中去。也不知道张氏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果然是为母则强吗?
经过出孝后一年来的刷好感,史氏对大房的印象也越来越好。但对二房的疼爱却也是实打实的。原来她是准备让贾政他们和大房互换一下居住的地方的。
但张氏却言,东院虽还不错,但离正院实在有些远了。太太想孙子了,还是二弟与二弟妹过来请安都有些脚程。太太现居荣庆堂的正院后面,还有先老爷当年居住的梨香院。虽没有东院大,但住二弟一家却是绰绰有余。
梨香院自有通向外面的门,进出也方便。二弟日常上朝,若是住到了东院,去大门还要绕半天的廊道。回来时也是如此。何不如住在梨香院中?
最最要紧的是从史氏院子的后门出去,走上几步便是梨香院。这院子也算是离史氏最近的了。距离近,规模大小也都好,还是当年家主晚年休养生息之所。
张氏的话,史氏认真想了,也觉得梨香院不错。说是小,但其实也没有比东院小多少。最重要的是离她这宋庆常却是近了一半的距离。而且大儿子住在自已东面,小儿子住在自己的西面。都离自己很近。
所以想罢,当下便让贾政一家先搬到了那里。腾出了院子后,张氏才稍微清理了一下,便带着大房的家拾搬了过来。
张氏之所以不让二房住东院,确实是有私心的。自古以为都是东方属贵。一个不袭爵的二房住到袭爵的大房东边算是怎么回事。而且东院还有一个小花园,怎么看都是给当家长子居住的地方。
张氏是想好了,那房子将来给瑚哥儿留着做新房的。此时便没有道理让二房的人给占了。
张氏的想法非常的不错。要不是贾瑚没死,她这会早就缠绵病榻了。既不会有时间和心情去史氏那里刷好感,也不会有心情想这些。而史氏自然是把有孩子的二房留在正院了。那时,自己儿了死了,二房生儿子了,是一气。婆婆搬出正房了,却将正院留给二房又是一气。气上加气,好不容易调养好了,又因着怀孕而败了身子,到死的那天也没有住过荣禧堂一天。
现在张氏搬到了荣禧堂,又得陇望川地连东院都不愿意让出来。也是人才了。